□韩强毛

孙明江是潢川县人武部的一名普通职工。可在业余新闻报道工作上,在军内外却很有些名气。

孙明江进入潢川县人武部很有些戏剧性,搞业余新闻报道,纯属是偶然。

孙明江作为一名职工报道员后来负责一个军分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济南军区鲁豫两省的所有军分区中就他一个,其他军分区都是部队干部负责。

孙明江是靠孜孜不倦的勤奋劲头、执着不断的积累和领导们培养引导、不断压担子的动力,铺就新闻报道成才路的。

1994年8月的一天,孙明江正在杭州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搬砖头,他的舅舅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孙明江不由大吃一惊:“哎呀,舅,你怎么来了。”

“是你爸爸妈妈让我来找你的。”孙明江的舅舅如实说。孙明江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舅,家里出什么事啦?”孙明江的舅舅乐哈哈地说:“是你的事,大好事,咱县人武部的领导让你去当‘公务员’。”

孙明江喜出望外,他做梦也没想到县人武部领导会让他去当“公务员”。

孙明江回到家乡一打听才知道,到县人武部当“公务员”不假。那时县人武部归属地方管理,14名干部8名正式职工。“公务员”的任务是上班前为干部职工烧开水,打扫人武部大院和办公楼的楼梯及走廊。上班后,负责接听门卫室值班电话,上传下达。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且工资少得可怜,每月仅150元。当“公务员”唯一的优势是如果年底想当兵,只要身体政审合格,可以优先挑选县范围内接兵的部队。

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又比较大,在孙明江之前,县人武部先后找了10多个“公务员”,长的干了不到半年,短的仅一星期就走了。

县人武部领导为了找到一名合适的“公务员”,便发动乡镇武装部长找人,乡镇武装部长们又把任务布置给了各村的民兵连长,孙明江所在村的民兵连长为了应付差事,找到了孙明江的父亲,孙明江的父亲却当了真。

(下转第三版)

孙明江知道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犹豫了。孙明江兄弟三人,哥在部队,弟在上学,父母身体不太好,家里经济状况较差。孙明江1993年7月高考落榜后,毅然决定不复读,用外出打工挣钱来减轻父母负担,帮助弟弟完成学业,可当公务员工资太低,外出打工虽说很辛苦,每月工资都在千元以上,是当公务员每月工资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