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赵 锐)11月17日上午,记者在浉河区五里墩社区门诊部看到,信阳市一职高的110名学生正在进行甲流疫苗登记接种。随着这些学生接种完毕,我市首批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告一段落。
在接种现场,市一职高的李清玉校长告诉记者,此次同学们接种甲流疫苗,对于他们稳定心情,认真准备高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观察室里,高三学生刘杰说,接种甲流疫苗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记者继续走访浉河区疾控中心。在该中心门诊部,一大早已经有20多人排起了长队等待接种,他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份知情同意书。“接种完可能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负责筛选的工作人员正在给马上要接种的人打“预防针”。上午9时许,65岁的马大爷领着老伴急匆匆走进该中心预防保健科,“还好,人还不算太多。”一进门,他便松了口气。在经过了测体温、填写知情同意书、筛查过敏史等重重“关卡”之后,老两口终于顺利坐进了接种室。护士麻利地推针、拔针,还提醒老人:“回家要多喝水,两天别洗澡……”
打完疫苗,老两口继续“转战”观察室,记者看到为接种者准备的位子已座无虚席,接种者边看着电视播放的接种注意事项短片,边等待着30分钟“观察期”的结束。“我还有几分钟就能走了,一点没觉得不舒服。”不时有护士走进观察室巡视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同时,体贴地为老人们端来热水。
记者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保证接种质量,本次甲型流感疫苗预防接种采用定点接种的方式。符合优先接种条件的人群原则上到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接种点接种。以疫情流行严重程度和传播风险高低安排接种,原则上从城市到农村,从人群聚集地到稀疏地,从人口流动性高的地区到流动性低的地区,再根据疫苗供应量和接种规模适时扩大接种点范围。
截至记者发稿,我市已接种甲流疫苗15000人(次)。
医护人员正在为老人接种甲流疫苗。 赵 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