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理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当好群众贴心人


□本报记者 谭台剑波

“自从‘杨胖子’来到玫瑰园小区,我们邻里关系变得更好了!”昨日,羊山新区前进街道戴庙社区玫瑰园小区物业经理关大峰深有感触地说。而他口中的“杨胖子”,就是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下派网格员杨洋。

自扎根基层以来,杨洋始终心系群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走遍社区每个角落,用实实在在的脚步丈量民情,以“事事紧抓不放”的行动温暖民心,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玫瑰园小区是戴庙社区学区房之一,因属高层建筑,连廊飘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每逢寒冬,气温骤降,小区多户居民家中及连廊区域的供水管道频繁上冻,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尽管物业多次尝试采取保温包裹、电热带加热等措施,但效果有限。问题持续两年未能彻底解决,居民怨声载道,物业工作也陷入被动。

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作为基层治理“探头”的杨洋,主动发挥“前哨”作用。他逐户走访、实地勘察,详细记录每处管道的走向和冻堵点位,连续多日顶着寒风蹲守在冰冷的连廊中监测温度变化。为探索应急解冻方案,他曾在管道裸露处小心生火增温,也尝试在地面铺设电热毯进行试验。虽然这些方法未能根治问题,但他那份执着与坚守深深打动了居民和物业人员。他常说:“只要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就一天不放弃。”

杨洋深知,临时措施终非长久之计,唯有源头治理才能治本。他多次奔走于开发商、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反复沟通协调,提交翔实的整改建议和可行性方案。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推动开发商启动自查管道设计方案,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两年之久的用水难题。当冬天第一股温润的水流重新涌入居民家中时,大家由衷感叹:“这不仅是通了水,更是通了民心!”

近年来,在“戴您办”党建品牌的引领下,戴庙社区深入践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以组织力量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服务资源下沉、治理重心下移。“杨洋同志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是社区党建引领、一网统管、多元共治的生动缩影,更是‘戴您办’党建品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服务宗旨的鲜活体现。”戴庙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融合机制,选树先进典型,激励更多网格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共同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画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