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从声浪剧场的经典咏叹到数字平台的云端漫游,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让典籍不再是尘封的故纸,而是流动的音符,让更多读者从视觉、听觉、触觉乃至更多维度感知阅读的魅力。
接续传承共织全龄书香经纬
从童声朗朗到银发絮语,从城市工作者到本土基层作家,活动开展以来,一场场以书为媒的活动跨越年龄界限,编织出全龄书香的绚丽经纬。
儿童与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共品书香。9月21日,市妇联主办的“读红色故事 扬优良家风”亲子阅读活动在信阳家风馆举行。孩子们通过观看家风视频、手绘“家风小书签”感受家庭美德内涵;9月27日,淮滨县相关活动也以红色家风短片开场,亲子齐诵《少年中国说》,分享家风故事。这些活动让优良家风在亲子互动中得以传承,为孩子们播下良好家风家教的种子。
青年在红色阅读中汲取奋进力量。团市委在新县举办的“书香青春 赓续红色血脉——抗战主题读书分享会”上,100余名青年代表通过红色寻访、情景朗诵等形式重温抗战历史。大家结合阅读体验分享感悟,凝聚奋进力量,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专场读书会上收获成长。9月29日,在市总工会举办的“书香伴‘新’行 携手共奋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读书会上,网约车驾驶员严景海、陶豹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市总工会为新业态职工代表赠送了阅读礼包,鼓励大家保持阅读热情、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基层作家在文学培训中提升素养。9月29日至30日,我市基层作家培训班暨“书香信阳——文学名家大讲堂”活动在光山县成功举办。来自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的基层青年作家、诗人近百人聚焦乡村,共话创作,为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增笔力、聚才智。
一城文脉共绘全民阅读长卷
书香信阳的建设,不仅在于活动的热度,更在于设施的广度与服务的温度。
空间布局上,我市成功构建“三级阅读设施网络”,即以县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分馆为支点、村级图书室为末梢,整合实体书店、农家书屋资源,着力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当前,城区触手可及的阅读空间为市民阅读提供了更多便利;全市计划将173个标准化农家书屋改造成农民学习技术、丰富精神的“文化粮仓”。
阅读推广上,我市将阅读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置于战略高度,多措并举打造专业化、多元化的阅读推广队伍。通过系统化举办阅读推广人专项培训班、常态化组织跨领域阅读推广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的阅读推广人才队伍。他们根据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为书香信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品牌建设方面,我市立足大别山革命老区文化底蕴,以“一区县一品牌”孵化“平桥读书会”“浉河诗词行”等11个特色子品牌,年均开展阅读活动超200场。从“红色故事汇”的革命教育到“茶乡书话”的非遗传承,从线下书展的烟火气到线上“云逛展”的科技感,我市正以文化浸润之力,绘就一幅“城有书香、村有书声、家有书韵”的全民阅读长卷。
书香信阳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当墨香渗透城市肌理,当书声回荡田间地头,“信”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答卷必将书写得更加有力、更加精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