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加强监管 规范秩序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护航“三秋”生产

本报讯(朱超)为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日前,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浉河区、平桥区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全力为“三秋”生产保驾护航。

此次专项执法检查聚焦“三秋”生产需求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配件等主要农资产品,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套牌侵权、标签标识、假冒伪劣农资、禁限用农药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督促经营主体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依法建立完整的农资购销台账,确保台账清晰,流向可查。

在种子领域,执法人员针对“三秋”生产的特点,重点抽检小麦、油菜等秋播作物种子,通过检验种子芽率、水分、净度三项质量指标,防止劣质种子影响生产用种;在肥料、农药环节,着重排查肥料有效范围、农药成分含量等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作物减产;对于农机配件,尤其是收割机、播种机常用的易损部件,检查产品资质,防范不合格配件引发农机故障耽误农时。

执法人员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积极向农资经营主体宣讲和发放《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农资规范经营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呼吁农资经营者不仅做守法经营的“明白人”,还要争做行业秩序的“维护者”。同时,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普及农资辨别知识和维权途径,全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农资市场监管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主体128余家,抽检农资样品23批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余份,惠及农户1600人次,现场提出整改意见33条,下达简易行政指导书9份。

下一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农资质量执法监管工作,助力农业丰收和乡村振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