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玉珩先辈: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21世纪的小学生。提笔写下这封信时,我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敬意与感激,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在课本里、在队日活动中、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我认识了您,您的事迹和精神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您所处的年代,山河动荡、风雨如晦。您,作为平桥区五里店街道郝堂村走出来的英勇儿女,投身革命,在家乡传递新思想,为后来奔赴抗日救亡前线,埋下了信仰的火种。
您在东北那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带着队伍,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殊死搏斗。您深知使命,要护我同胞、守我山河。缺衣少食时,就着冰雪啃硬窝头;武器缺乏,便靠夜袭、游击战,以简陋装备对抗敌人的精良枪炮。1932年,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后,您带领战士们在磐石一带抗击日寇,即便环境残酷,也从未动摇抗争决心。每次战斗,您身先士卒,把生死置之度外,您的身影,就像黑土地上不倒的青松,激励着战友们“宁死不做亡国奴”。是您和那些革命先辈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今天,我来到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望着陈列的旧物,恍惚看见您在信阳任教时,满怀热情印发进步传单的模样;看见您在东北林海雪原,带着战士们爬冰卧雪、奇袭敌营的身姿。那些布满锈迹的刀具,就像您在东北战斗时用过的武器,虽已陈旧,却曾在您手中,化作刺向日寇的利刃;静静陈列的文献,仿佛还能映出您熬夜规划作战、撰写标语的身影。这些物件,见证了您跨越南北、为救国舍生忘死的征程,让我深知当年的艰苦不易。
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这盛世正如您所愿。高铁在广袤大地上飞驰,“天问”探索浩瀚宇宙,“蛟龙”深潜神秘海底。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在宽敞明亮的体育馆里运动、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上欢笑。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是您和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从未忘记,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您和先辈们负重前行的身影。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会铭记历史,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传承你们的精神,做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国人。
此致
敬礼!
后辈 张子溪
2025年8月5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