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这盛世,如您所愿


尊敬的先辈:

展信安好!

当您在烽火中展开这封信时,或许正握着冰冷的步枪,或背着简陋的行囊,在泥泞的道路上奔走。1937年的天空被硝烟遮蔽,卢沟桥的枪声惊醒了古老的土地,而您,与无数同胞一起,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此刻,我站在88年后的时光里,以晚辈之名,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与最真的告白。

我看见:您用生命点燃的火种。1937年的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北平沦陷、上海血战、南京悲歌……每一寸土地都在哭泣。但您没有退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枪,学生抛下课本奔赴前线,母亲送走儿子,妻子为丈夫缝补带血的衣襟。您知道,这一去可能是永别,但您更知道:“若无人敢死,则中国必亡。”

我曾在历史课本上读过淞沪会战的惨烈:十万将士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钢铁洪流,四行仓库的弹孔至今仍在诉说不屈。我也曾在纪录片中看过台儿庄的焦土:断壁残垣间,中国士兵用大刀与敌人拼到最后一刻。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如您一般的普通人。他们或是田间劳作的父亲,或是教室读书的少年,却在国家危亡之际,化作了最炽热的火焰。

我铭记:您未竟的梦,我们已接续。您曾渴望的“和平”,如今已不再是奢望。

1945年,日本投降,14年抗战终迎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五星红旗在纽约飘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东方巨龙的腾飞;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9000多万同胞告别贫困;2023年,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冲向苍穹,中国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

您或许难以想象:当年的荒野已铺就高铁网络;曾经的瘠地如今稻浪翻滚;敌机轰炸下的学堂里,孩子们正用AI探索宇宙。但您一定能理解:这一切,源于您和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独立与自由”。您未走完的路,我们正以更坚定的步伐前行;您未看到的盛世,我们已赓续守护。

我承诺:以今日之我,告慰昨日之您。

先辈,今日之中国仍有挑战,但请放心——

当边防战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雪原巡逻时,他们脚下是您用鲜血浸透的土地;当科研人员为攻克芯片难题彻夜不眠时,他们心中是您传递的信念;当00后士兵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时,他们眼中是您当年的光芒。

我们这一代人未经历过战火,但从未忘记历史:清明时,年轻人自发为无名烈士墓献花;校园里,孩子们用VR技术“重走长征路”。您种下的种子,已在新时代开出最鲜艳的花。

我想问:若您穿越至今,会为何而泪目?

或许,您会为深圳的摩天大楼惊叹、为贵州的“中国天眼”震撼、为抗疫中“逆行”的医护人员感动,但您更会为这些场景落泪:当香港街头响起《义勇军进行曲》,青年们自发护旗时;当孟晚舟身着红裙走下飞机,说“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时;当加勒万河谷的战士张开双臂,用血肉之躯挡住外军时……

这些瞬间,与1937年的您何其相似——不过是换了战场,但骨子里的“硬气”从未改变。

先辈,这封信无法寄达1937年,但我相信,当您在某个寒夜仰望星空时,定能看到今日之中国,那片被您用生命照亮的土地,已如您所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请允许我以当代少年的名义起誓:我们定会守护好您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让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定会传承您骨子里的坚韧,在新的征程上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我们定会让您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必经历您所承受的苦难。

此致

敬礼!

晚辈 黎宏宇

2025年8月8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