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不动产登记、充电桩报装等30个市级特色“一件事”套餐,实现了多个关联事项的“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结”。今年上半年,国家、省级“一件事”办件量突破15万件,稳居全省前列;市级“一件事”办件量达4.5万件,高频事项实现“一次办好”。
夯实“数据底座”,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加快推进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已汇聚48个市级、376个县级部门的9.01亿条政务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信阳市免申即享企业服务平台”,集“集中发布、精准推送、网上办理、免申即享”于一体。目前,平台已发布惠企政策3339项、政策项目245项,其中518条政策实现企业“零申报、零跑腿、资金直达”,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成为现实。
聚焦政企互动,畅通沟通渠道,打造亲清和谐的政商环境
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推动政府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
创新实施“市长坐镇”解难机制。建立市长、县(区)长纾困解难“周一见”例会制度,主要领导每周固定接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协同办公。对企业反映的难点问题,实行“清单交办、台账管理、节点推进、闭环销号”机制,确保责任到人、时限明确。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召开专题办公会579次,为1167家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各类问题1643个,“周一见”已成为企业信赖的服务品牌。
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交流合作,我市创新服务模式,将市营商中心会议室向企业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有17家企业预约使用,节约会议成本4万余元。该举措作为典型经验入选“营商环境看河南”7月份典型案例。
聚焦作风转变,强化责任落实,打造务实担当的干事环境
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服务效能提升,推动形成“以企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导向。
实行“以上率下”走访机制。市级领导带头,35位市厅级干部主动认领任务,牵头走访295家企业;省级领导同步走访我市34家重点企业,带动全市党员干部走访4470家“四上”企业。
严格对标全省“十二访”工作要求,细化本地实施方案,结合清欠账款、大学生入企服务等专项工作,从14个方面深入收集企业诉求。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530个,建立“谁走访、谁负责、谁解决、谁建账”的闭环管理台账。
针对企业诉求,推行“马上办”,做到即知即办、日清日结;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实行“限时办”;对跨区域、跨层级的重大难题,启动“高层协调办”机制,提请市级领导专题研究、统筹调度。截至目前,已化解企业问题510个,解决率达96.2%。
市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始终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生态,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安心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