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淮滨:“蔬”写富民好前景


□李汶哲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在淮滨县谷堆乡申营村鑫源种植基地,一排排蔬菜大棚熠熠生辉。近日,大棚内,负责人陈勇正动作娴熟地采摘豆角、辣椒等时令蔬菜,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些蔬菜当天就要送往学校食堂、县城超市和蔬菜交易市场,必须赶早采摘,保证新鲜。”陈勇一边忙活一边介绍。他身后,几名工人正麻利地将刚摘下的蔬菜分类、装箱、打包,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陈勇家的蔬菜大棚占地百余亩,种植冬瓜、瓠子、豆角、辣椒等12个品种的蔬菜,实现了四季有鲜菜、全年无空档的良性循环。科学轮作和多样化种植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还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

“在这儿干活既不耽误照顾家,还能一天挣100块钱,满意得很!”正在打包的刘阿姨笑着说。她家住在附近的村子里,每天骑电动车十来分钟就能到基地。像她这样长期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有十多个,农忙时还会额外招临时工,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灵活就业、增收致富。

鑫源种植基地的蓬勃发展,只是淮滨县蔬菜产业腾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多重举措,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淮滨县农业农村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淮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总产量超30万吨,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3万亩。蓬勃兴起的蔬菜产业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畅通销售链,推动蔬菜产业与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将‘小蔬菜’真正打造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助农增收的‘大产业’。”淮滨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