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秋风有信 山河共念


敬爱的先辈们:​

展信如晤。

此刻提笔,窗外是2025年的万家灯火,晚风裹着炖菜的香气漫过窗台,楼下孩童的追逐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飞鸟。每当这时,总会想起88年前的信阳,那个硝烟呛人的秋天,你们正站在这片土地上,用滚烫的血肉之躯,抵挡着侵略者冰冷的铁蹄。​

我知道,1937年的信阳从未有过片刻安宁。卢沟桥的炮声像惊雷滚过中原,平汉铁路上军列呼啸着切开晨雾,城墙上“守土有责”四个朱红大字被雨水冲刷得愈发凌厉。茶馆里的说书人收起了醒木,茶客们的议论混着旱烟味在空气中翻腾,更多人把拳头攥得指节发白。或许你们中,有刚放下锄头的庄稼汉,裤脚还沾着田埂的泥;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课本里夹着未写完的家书;有白发苍苍的老者领着儿子去参军,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决绝的声响;有年轻的母亲,油灯下纳鞋底的线穿过布层,像把家国紧紧缝进针脚。你们本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却在国难当头时,把“家”字拆开,化作“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听说那年秋天,鸡公山上的枫叶红得惊心动魄,像无数浸透热血的旗帜在山风里猎猎作响。你们或许没读过多少书,却从祖辈口中听过“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你们或许没见过远方的世界,却比谁都清楚,脚下的土地埋着列祖列宗的骨殖,绝不能让外人践踏。有人拿起了传家的土枪,枪托磨出包浆的地方还留着父亲的体温;有人组织了担架队,粗布褂子在枪林弹雨中被撕出豁口;有人把藏在炕洞里的粮食挖出来,布袋上还沾着去年的麦香;有人在黑夜里为游击队带路,布鞋踩过荆棘时,伤口渗的血在地上滴成引路的星,你们做的事,或许不够惊天动地,却像淮河的支流汇成浩荡江河,让侵略者明白:这片土地上的人,骨头是用花岗岩做的。​

路过纪念馆,玻璃柜里那支生锈的步枪还保持着上膛的姿势,枪托的裂纹里仿佛还嵌着你们的体温。你们没能留下名字,没能看到胜利那天的朝阳,但信阳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得你们,田埂上的新苗记得,溪流里的游鱼记得,飞过高山的候鸟记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都记得,记得你们在寒夜里点燃的火把,把前路照得透亮;记得你们在阵地上喊出的口号,震得山岩都在回响;记得你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自己化作了山岭上的丰碑。​

现在的我们,正沿着你们开辟的路往前走。我们懂得,岁月静好从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你们把黑暗挡在了身前,才让阳光照进今天的窗棂;我们懂得,家国二字的分量,是你们用生命写就的答案,一笔一画都浸着热血。我们会好好活着,像你们期盼的那样;我们会好好建设这片土地,让信阳的山更青、水更绿,让中国的明天更强大。这是我们对你们的承诺,是刻在骨子里的约定。​

秋风又起,掠过鸡公山的枫叶,拂过南湾湖的水面,像在轻声诉说。先辈们,安息吧。你们的精神,早已化作信阳的山魂水魄,化作我们血脉里的力量,永远护佑着这片你们深爱的土地,永远指引着我们走向更远的前方。​

潢川县奚店小学 李娜

2025年8月8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