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今年夏天似乎格外炎热而漫长,每天一睁眼就要琢磨到哪儿既能避暑又好玩。因为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子从京城回来了,为了不让他赖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吹空调,就得想方设法哄他出去玩耍。
到七月中旬,市内高温持续肆虐,带孩子去哪里消夏避暑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好在离城不远就有一处避暑胜地鸡公山。那里盛夏也就23摄氏度左右,怎不叫人心动神往。赶紧收拾行李,驱车前往。一进盘山路,妻子就让关了空调,开窗透气。虽说窗外的风还裹着一些暑气,但经过林木过滤已有了凉意;随着山头渐近,风中清凉的快感渐增,等在星湖之畔停车下来,恍惚之间一脚踏进了春天。
星湖是人工湖,一座大坝围起千顷碧波,环湖建有木栈道,可直达星湖宾馆,也可走到北街。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湖边建有大型停车场,外来车辆都要停在这里,游人可步行上山或坐观光车游览。从湖畔宾馆左转可去别墅区或消夏园,右转可去南街或颐庐,可谓四通八达,我们决定就住在这里。时近正午,先去南街就餐。南街是山上主街,街道随山势展开如同曲尺,街中摆放着出售山货的地摊,能认出的有香菇、木耳、珍珠花、葛根、灵芝等;两边有饭店、商铺、民宿,墙面多是纵向的招牌,加上灰白砖石墙、暗红雕花窗,满满的民国风情。我们随意走进一家饭馆,胖胖的老板娘先泡了壶菊花茶,拿过两页纸的菜单。我随手点了两个家常菜,其中的山野菜烧豆腐很有特色,泡发的野菜有一丝苦味,却遮不住豆腐的清香,吃起来爽滑可口。
午睡后,我们去登报晓峰。据说美国传教士李立生最早揭开鸡公山的面纱。一百多年前,他首次向世人介绍鸡公山,立即引起不小的轰动,中外政商军界及各界人士纷至沓来,让鸡公山留下了许多带有异域风情的别墅、楼房和教堂,也算是鸡公山颇具特色的景观。小孙子对那些外表斑驳的老房子兴致不高,对奶奶讲述的姊妹楼哪个先建、宋美龄是否在此舞厅跳舞、马歇尔是否住过那座楼、颐庐由哪位民国将军建造等故事不大关注;让他感兴趣的是中正防空洞,那里幽深的地下通道,可当作游戏迷宫跑进跑出;他对报晓峰从哪里看最像公鸡也不感兴趣,只喜欢能敲响的世纪钟,吃力地用手推动缠着红布的横木,一下一下撞出铿锵的声响;最让他流连忘返的是消夏园,这里有喷出水雾的弯弯栈道、摇摇晃晃的小木船,特别是音乐喷泉,可以随着乐曲快慢高低起伏变化,他站在一边挥动双手,仿佛满池白练般的喷泉是在听他指挥。
本来打算在消夏园旁边的丹麦楼餐厅吃晚饭,但当天因接待外地游客团没有空位。我看到有刚出锅的地锅馍,就点了一份,老板很贴心地送了些自制甜面酱。我们坐在外面的帐篷下,一边品尝抹了酱、外焦里嫩的地锅馍,一边等待山上新近推出的文艺演出。
夜色渐合,微风轻拂,灯光四起,游客们三三两两从各处慢慢聚到消夏园。喷泉池旁新设置的帆布躺椅渐渐坐满了人,随着音乐响起,一场名为“去野”的演出在旁边的小广场拉开序幕。演员不多,但吉他弹唱、舞蹈表演都颇有功底。露天舞台上有一弯星月造型的装饰,掩映在大树枝头,让天幕上的几颗星星显得更加高远。让我倍感亲切又有些意外的是,台下为游客设置的座位是一排排竹床。这种几十年前的消夏用品,居然出现在当今的鸡公山。小时候,夏夜躺在家里那张竹床上,听奶奶一边摇蒲扇一边讲故事,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后来,在老家那个临街小院,那张已呈琥珀色的竹床又陪伴了我们一家无数个夏夜,可最终它去了哪里?想不起来,也许是某次搬家时意外遗失了吧。今夜见到竹床,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看现场有不少人在喝啤酒,小孙子说:“爷爷你也喝吧,反正晚上不会开车。”我笑了,明白他的暗示,赶紧去买了啤酒和饮料。他举起饮料和我碰杯,我突然觉得,坐在星空下,一边听歌观舞,一边喝冰爽啤酒,才称得上真正的消夏,夏日时光变成了下酒菜。令我想不到的是,当我熟悉的《青苹果乐园》响起时,小孙子竟随着台上演员一起在下面跳起舞来。看来这首小虎队的歌曲,确实是经典。
次日凌晨,看孙子睡得正香,我悄悄起床,穿上布鞋去山顶看日出。过去数次来,都因各种原因没看到日出。从南街爬几十级台阶,就到了月湖广场。湖水未醒,轻雾萦绕湖面,如一块青色玉璧。我从右手边穿过,遇到两位外地游客,问他们这里是不是往山顶去的小路。我们结伴登上报晓峰,东方天际已透出浅绛色,少顷变幻出白、黄、红、紫诸色。忽有两团乌云涌来,似要压住冉冉升起的朝阳,正在担心时,太阳却从云后一点一点冒了出来,最终将天空涂得如同绚烂的油画。聚在峰顶笑啼岩旁的游客纷纷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
当天原打算去长生谷徒步,从南街笼子口下台阶时,旁边商店的阿姨探出头好心提醒:“下面都是小路,你们带孩子恐怕走不动。”果然,我们刚走下那段长长的石级,小孙子就说腿疼。看他已经在流汗,我们找路边大树下的石凳歇了一会,便原路返回,去看山上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遗址、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顺便给他讲讲那段历史。
晚上下起了小雨,细细的雨丝在山林间形成雨雾,远近灯光一片朦胧,蝉鸣好像也被打湿了,不再那么急促高亢,细细的虫声显得悠然自得。推开窗,一股凉风送过来,风里裹着金银花的香气。这是大山被雨水滋润后的清新气息,看来暑热已被浇灭,可以枕着这馥郁之气酣然入梦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