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激活名人IP文旅价值


□周涛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引领“名人IP+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布局。“名人IP+文旅”模式正在成为激活地方文旅价值的一枚密钥。它超越了简单的景点堆砌,以文化名人的精神烙印为独特内核,为游客体验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沉寂的文化瑰宝,更构建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四川绵阳江油推出“少年李白数字人”名人IP,飘然而至的“少年李白”吸引了全国游客的目光;杜甫草堂以“诗酒”为媒,让游客饮下“青春作伴”的定制酒,在低矮茅檐下体味诗圣心系天下的苍生情怀;凤凰古城则将《边城》文本转化为拉拉渡口实景剧、翠翠服饰旅拍,使文学场景跃然眼前。这些案例启示我们,沉浸感是核心。唯有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在地体验,才能真正激活IP的深层价值。

事实上,信阳在这股浪潮中独具禀赋。春申君黄歇的豪情、司马光砸缸的睿智、何景明领衔的“前七子”文风,都是埋藏于城市历史中的文化富矿。当游客能在特定场馆的演绎中聚焦春申君合纵抗秦的政治韬略,在司马光儿时故居参与情景化“砸缸救友”互动,在何景明故里体验明代文人雅集,信阳的历史名人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成为可触摸的城市记忆。

笔者以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引人入胜的体验中,守护名人的精神高度与历史厚度。开发名人IP须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深入挖掘其历史语境、核心成就与文化精髓,确保名人IP所承载的价值不被曲解,使游客的沉浸体验成为一场穿越时空、直抵精神内核的真正对话。各地名城当顺应此势,在时代东风中深耕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库,让历史名人的思想智慧、人格风骨与不朽成就,经由精心设计的当代体验,转化为滋养文旅产业的不竭活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