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春晓
古往今来,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水系径流。城市与河,构成不可或缺的生命共同体。悠悠千载,东环西绕、穿城而过的浉河,自然就是家乡城市的生命河,更是一辈辈家乡人心目中流淌的母亲河。浉河,如同岁月的书签,夹在时光的册页里,默默守护着家乡一隅,诉说着荏苒的过往。它静静流淌,像一条柔软的丝带,缠绕着城中人的人间悲欢,也串联起古今发生的无数人文故事。
春日里,浉河是灵动的。岸边垂柳依依,嫩绿的新芽悄然探头,微风拂过,轻轻摇曳的柳枝,俏影叠映水波,像是在与河水亲密低语。河面上漂浮着一些细碎的花瓣,不知是哪家院落遗落的玉兰、梨花或桃花,随着水流打着旋儿,慢悠悠地飘向远方。孩子们总爱沿着河岸沙滩奔跑,追逐着那些花瓣,笑声清亮,惊起了芦苇丛中的白鹭,扑棱棱飞向天际。
夏日,浉河成了申城人的清凉世界。午后,阳光炽热,蝉声阵阵。男孩子们光着膀子,一头扎进河里,溅起大片水花,欢快地嬉戏着。女人们则提着木桶,在河边浣衣,捣衣声与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生活乐章。河面上,偶尔有一叶小舟缓缓划过,渔夫戴着斗笠,悠闲地撒网捕鱼。夕阳西下时,河面被染成一片金黄,波光粼粼,如梦如幻。尽管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秋天,河是沉静的。两岸的树叶渐渐变黄,飘落河中,宛如一只只金黄的小船。河风带着丝丝凉意,吹皱了河面,也吹乱了行人的发丝。一位留着长长须发的画家,总爱来河边写生。他支起画架,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美景。他说,这条河有魔力,每次面对它,内心都能得到片刻的安宁。静默不语的浉河,用它的靓丽,治愈着人们疲惫的心灵。
冬日,进入枯水期的浉河,也开始了它的休眠。偶尔,水面还会结一层薄冰,在冬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河道转弯处的一位垂钓老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霜降飘雪,他都会一人一竿,岿然坚守。雕像般的身躯,让许多人由衷敬佩。
如今,浉河两岸游园相接,树绿草青,花香弥漫,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清晨,老人在河边健步、打太极;晌午,茶摊里坐满小憩的路人与游客;傍晚,情侣们手牵着手,在夕阳下依偎漫步;周末,孩子们在河岸绿地放风筝、做游戏、追逐玩耍……
浉河,流淌在血液里的母亲河,见证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兴衰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怒哀乐。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它都不曾停歇,始终奔流向前。每一次的潮起潮落,都是生活赋予我们的独特风景;每一段涌动的故事,都将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