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写给张玉珩烈士的信


敬爱的张玉珩烈士:

您好!

提笔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手竟有些微微颤抖。此刻,窗外阳光正好,街道上车水马龙,孩子们在小区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闲话家常。这样的太平景象,想必是您当年在枪林弹雨中最为憧憬的画面吧?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黑龙江省尚志市烈士陵园里,一座刻着张振国烈士名字的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张振国,就是您的化名。站在21世纪的历史节点回望,您的生命轨迹令人震撼。1901年出生于大别山畔郝堂村,家境宽裕,您没有满足于小家富足,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报国的道路。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年仅34岁。34岁,正值壮年,如今许多人的人生才刚刚展开,而您,已为东北抗日燃尽了最后一滴血,用丹心碧血,铸就精神丰碑!您倒下之时,可曾想到90年后的今天,后人们为这一行简短的记载热泪盈眶!

薪火相传,赓续红色血脉。张玉珩烈士,您和其他烈士们从来都不是史料上的点点墨迹,而是黑格尔口中仰望星空的那一群人,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华夏的基因密码。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不会忘记来时的路,更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张玉珩烈士,您知道吗?您那一代人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深知,纪念先烈的最好方式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科技创新前沿,有青年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一线,有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在疫情防控战场,有“90”后、“00”后挺身而出……这些场景是不是像极了当年的您,为了民族大义、家国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把课堂变为传播火种的阵地,把“打倒军阀吴佩孚”的标语写在火车厢,带到大江南北!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您那样直面枪林弹雨,却时刻谨记,和平年代同样需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攻克改革发展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张玉珩烈士,您盛年牺牲,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没有享受到一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您曾经为了保障革命经费,卖掉大衣,最艰难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我常常会想,如果您能看到今天的中国,该有多好啊!张玉珩烈士,您知道吗?如今,您的家乡,平桥区郝堂村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名单和信阳市红色教育基地;您战斗过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焕发新生,高铁纵横驰骋、沃野千里稻浪翻滚、智能制造业蓬勃发展,“共和国长子”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不仅如此,您和无数先烈用生命浇灌的理想之花,已在神州大地绚丽绽放,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天问”探火、“北斗”组网、“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到“5G”技术引领全球;从脱贫攻坚中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相继下水,到歼-20战机翱翔蓝天,东风系列导弹威慑四方,您用生命捍卫的国土,我们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染指!

青春接力,担当复兴使命。作为后来者,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我们继续奋斗。但是,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传承好您的遗志,守护好您和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发展成果,你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

纸短情长,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我对您的崇敬与感恩!此时,我多么希望,瀑布之水逆流而上,太阳西升东落,蒲公英的种子再汇聚成伞的形状,战士从血泊中站起,子弹退回枪膛。我多想大声对您说,当今中国,如您所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日月璀璨,盛世辉煌!

此致

敬礼!

信阳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 陶玲

2025年8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