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野
“真的是太感谢市肿瘤医院骨科黄医生以及该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他们太负责了,才让我的病情得以快速恢复。”近日,康复出院的涂女士在家属的陪伴下,将一面写有“认真负责,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该院骨科医护人员手中,并对主管医生黄冬的专业付出与持续关爱表示感谢。
4月下旬,患者涂女士因车祸导致右肘、胸部及右髋部剧痛难忍,被120救护车紧急送至市肿瘤医院急诊室。经检查,她的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耻骨下支及耻骨联合骨折、左侧第10肋骨骨折,以及双侧髋臼形态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损伤)。剧烈的疼痛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备受煎熬。
据黄冬介绍,患者入院后进一步检查发现,涂女士还患有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及左肺下叶炎性改变等基础疾病。面对高龄、伤情复杂且伴有基础病的患者,骨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内科、康复医学科等专家会诊,为其制定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住院期间,医护团队不仅提供了规范的诊疗服务,更给予了患者细致入微的护理关怀。
“黄医生,我嗓子总发痒,里面像有个啥东西,一咳浑身都疼,胸口像针扎,有时疼得直掉眼泪,有什么办法吗?”“阿姨,您别着急,让家人买点止咳化痰的药,您的肋骨骨折尚未痊愈,咳嗽确实会引起疼痛。”黄冬说,在居家康复阶段,他每天通过微信持续为涂女士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即使下夜班后,也会协调科室同事及时响应需求。
在长达3个多月的康复期内,无论是突发不适,还是日常疑问,黄冬都通过微信耐心解答、给予专业建议。对于患者的反复咨询和每一次交流,他总是不忘叮嘱关键事项。“老人在家躺久了,身体难受,心里也容易不安,她信任我们,我们就是她的依靠,多问几句很正常。”黄冬说。
“不管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居家康复时,黄医生交代的每一句话,我都记着、照着做,身体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涂女士感激地说。
一面锦旗,不仅仅是一份感谢,更是一份责任。“锦旗上简单的文字,患者及家属暖心的话语,彰显的是浓浓的医患情谊。它不仅是患者对骨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医院工作的赞许,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是对以专业为基石、以沟通为桥梁、以信任为纽带的和谐医患关系最生动的诠释。”黄冬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尽心做好本职工作,以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造福更多患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