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强城:营商环境新标杆


(上接第一版)

于女士刚为儿子更改姓名,需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信息变更。“息心帮办”工作人员李梦影请她登记相关信息,并主动承接后续代办服务,很快在医保窗口办妥相关手续。

目前,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的118项高频事项均可在此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并由帮办代办员全程代办。

为推动惠企政策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能,息县开展“助企服务月”专项行动,围绕用气暖企、人才助企、税费惠企、安全生产等领域精准发力,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息县当前的政务服务水平和效率不逊于沿海发达城市,党委、政府对企业关怀备至。”河南山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占全表示。

制度约束:温情与刚性并重,务实可靠

“督查显示,本期局长‘周一见’活动中,全县31家单位中有30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于周三前开展活动,其中周一开展活动的单位达27家。”息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第111期通报中写道。 局长“周一见”及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坐班服务大厅是息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机制。该机制推动各单位“一把手”和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现场体验业务流程、协同办理业务,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在息县,“一把手”还承担“践承诺”的重要职责。

“近期,我们接到县教育体育局通知,统计员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入学需求,集中办理‘工位换学位’。”阿尔本户外(息县)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陈艳告诉记者。“工位换学位”是县教育体育局局长践行承诺的具体举措。根据《关于解决息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人士子女或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学问题的意见》,息县建立长效机制,将产业集聚区内的思源实验学校、县第十五小学(龙湖中学教育集团东校区)等作为产业工人子女安置学校;若学位已满,则按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截至目前,县教育体育局已协调解决300余名产业工人子女入学问题。

营商环境优化不能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更需广泛宣传、全民参与,推动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息县积极开展“我为息县营商环境代言”“助企纾困我们在行动”“营商环境微观察”“局长践承诺、股长讲政策”“营商环境微改革”等系列活动,为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思路。

同时,持续完善线下交流机制,开展局长“周一见”、行长“周一见”、县长助企纾困办公会、乡镇“分管负责人坐班服务大厅”等活动,广泛倾听企业心声。建立健全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反馈—跟踪回访”闭环机制,强化台账管理,实行“一件一档”,专人盯办、督办快办,确保“事事有反馈、件件有回应”。

书记、县长营商环境接待日,政企恳谈会,企业座谈会,企业家茶叙会,营商圆桌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政企沟通渠道,提升沟通效率与实效。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把握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精准响应企业诉求,营造政企良性互动氛围,助力企业纾困增效、稳健发展。

从“审批马拉松”到“服务加速度”,从“被动执法”到“柔性司法”,从“人才外流”到“智慧回流”,息县以系统性改革重塑营商环境生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座淮河之畔的活力之城,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书写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息县答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