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鄢岗镇:三产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柯智勇

初秋时节,商城县鄢岗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再生稻苗绿意盎然,艾草基地采收繁忙,彩虹公路旁“鄢岗之星”观景台上,游客们手提时令果蔬、艾草香囊和再生稻米,笑语不断。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是鄢岗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在10万亩土地上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通过构建“1+4+N”特色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产业协同、全域振兴”的发展新路。

多元产业筑基。鄢岗镇以再生稻为主导产业,依托农科机构推广绿色种植,亩产提高,带动千余农户增收。四大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晚秋黄梨畅销省外,艾草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苗圃基地供应苗木,时令蔬菜直供市场。周寨村的萝卜、红薯制品与再生稻米、艾草制品等构成“鄢岗七鲜”产业矩阵。

链条延伸增值。该镇再生稻通过合作社加工成精米、米粉、米酒,稻壳转化为饲料;艾草采用低温萃取技术,开发出精油、香皂等20多种产品;梨产业推出梨汁、梨脯。省级非遗“三多堂”手工制鞋采用“电商+非遗”模式,带动就业。

农旅融合引流。该镇打造“春赏梨花夏割艾,秋摘黄梨冬品鲜”的全季旅游体验,依托“鄢岗之星”农旅综合体,年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周边农家乐推出“鄢岗风味宴”,去年乡村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

机制创新活水。该镇整理“三荒”地、改造旧设施、实施“渔光互补”,盘活资源。推行“劳务合作社+产业合作社”模式,精准对接用工需求。去年吸引67人返乡创业,解决600多人就业,总投资达15.4亿元。

党建引领聚力。该镇推行党员干部“双角色”机制,既当“服务员”,又做“指导员”。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协调土地流转、技术培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该镇党委书记叶清华表示:“未来将打造‘鄢岗七鲜’区域品牌,推进农旅融合三期工程,建设人才驿站,推动人才回流。”

鄢岗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为基,传承大别山精神,深化“两山”实践,走出一条以党建为魂、产业为骨、生态为韵的乡村振兴之路,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