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孙羚
“之前,这里的人行道地砖破损严重,我们平时走路都得格外小心,现在修得平平整整,心里踏实多了!”昨日上午,在新县新集街道北畈路,商户彭女士看着脚下焕然一新的路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前,北畈路西段人行道破损严重,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出行,还存在碎石飞溅砸碎店铺玻璃的隐患。接到群众诉求后,新县城市管理局市政中心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当天便调度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以最快速度修复了路面,让群众悬着的心落了地。
这仅仅是新县守护群众“脚下安全”的一个缩影。
自“开门教育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新县城市管理局聚焦道路坑洼、井盖沉降等身边隐患,组织力量对城区大小道路进行“地毯式”摸排,并详细记录在册。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安全的点位优先处置;对涉及通信、电力等部门的窨井问题,则建立“秒级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与责任单位对接,合力排除隐患。
行动落地有声,成果可触可感:南畈路、将军路等8条道路的59处破损路面得以修复,坑洼变坦途;排查7610个窨井盖和雨水箅子,152个问题井盖完成整改;将军路等路段新铺设78米排水管道,8条雨水管网及242个雨水箅子恢复畅通……
如今,穿行在新县街头,一条条平整的人行道,一个个稳固的井盖,让日常出行少了担忧、多了安心与舒适。新县正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持续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这座城市在细微之处流淌出温厚的质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