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笑闻 左亚丽)“多亏了你们全程帮忙,不然真不知道要跑多少趟。”近日,72岁的林大爷在浉河区政务服务大厅拿到营业执照注销回执时,紧紧握住帮办代办员的手连声道谢。
这位从罗山县独自赶来的老人,原本为儿子的营业执照注销事宜犯愁。没想到在“红色店小二”的全程协助下,很快就解决了困扰多日的难题。
原来,林大爷的儿子突发脑梗后意识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急需申请低保救助。但由于儿子早年在浉河区注册的餐饮店营业执照未注销,成为申领低保的“拦路虎”。
当林大爷攥着一摞证件在政务服务大厅茫然无措时,帮办代办员邢雪莲主动上前接待,引导林大爷到税务窗口,协调开辟绿色通道;为老人代写情况说明,逐项核对并复印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材料。清税证明办妥后,工作人员左亚丽又对接辖区市场监管所,通过跨部门协同优先办理,确保老人当天完成了全部注销流程。
这样的暖心场景,是浉河区政务服务中心聚焦特殊群体需求、优化服务机制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浉河区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办事难点,创新推出“助老助弱”专项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属窗口,将特殊群体纳入帮办代办“重点服务库”,提供从咨询引导到材料准备、从延时服务到上门代办的全链条支持。大厅入口处的“帮办代办专区”里,佩戴红绶带的代办员提供“肩并肩”式无偿服务,用细致服务消除政务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
据介绍,今年以来,浉河区“红色店小二”帮代办队伍已完成全程服务350余次,解答政策咨询近790次,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6面、感谢信21封。“我们将持续深化‘代填表、代上传、代送达’全流程服务,通过制度创新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跨越。”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