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虹)“衷心感谢!你们不仅效率高,还主动帮我们规避装修风险,这面锦旗必须送给最贴心的政务人!”昨日,浉河区政务服务大厅文广旅局窗口暖意涌动,某娱乐公司负责人李女士将写有“心系企业服务好 办事快捷效率高”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的手中。这面锦旗的背后,是浉河区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的生动实践。
前不久,李女士前来申请办理“歌舞娱乐场所经营单位设立审批”。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立即启动“红色店小二”服务机制:帮办团队全程引导,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清单,并协助完成线上申报;审批股长带队当日即赴现场勘验,同步开展消防安全指导、政策解读及装修布局建议,帮助企业规避“二次整改”风险。
考虑到企业“房租成本高、急需开业”的实际需求,窗口开通绿色通道,将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压缩至14个工作日,效率提升30%。“从提交资料到拿证,全程有人跟踪提醒,浉河区政务服务真是企业的‘及时雨’!”李女士感慨道。
未诉先办构建治理“新格局”。浉河区以《关于建立政务服务“未诉先办”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抓手,构建“未诉先预警、未诉先查缺、未诉先补位”工作体系: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12345热线等渠道分析高频诉求,建立风险预警模型;针对娱乐场所审批、餐饮行业排污等12类高频事项,编制《常见问题避坑指南》;组建“红色店小二”团队,对重点企业开展“审批前指导+审批中帮办+审批后回访”全周期服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浉河区通过“未诉先办”机制解决潜在问题237件,企业群众主动评价满意度达99.8%。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未诉先办’改革,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