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你是遥遥的路


——给抗日英烈赵崇德的一封信

编者按:烽火远去,精神永存。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市教育体育局与本报联合举办的“给1937年先辈的信”征文活动,收到社会各界的深情回应。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选登优秀作品。

这些书信,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或从一枚军功章、一张老照片钩沉家族抗战记忆;或向信阳籍抗日英烈致以崇高敬意;或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展陈前抚今追昔,触摸历史回响;更有人将抗战精神融入乡村振兴、老区发展的时代图景,绘就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谱。

篇篇书信,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既有对烽火岁月的深切缅怀,更有对和平幸福的倍加珍惜与接续奋斗的坚定誓言。让我们共同品读这些来自心灵的回响,感悟家国情怀,汲取复兴力量,让伟大的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的征程

敬爱的赵崇德烈士: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您的家乡——信阳市的小学生,也姓赵。当我第一次从老师口中听到您的故事时,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崇敬,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将您和我紧紧连在了一起。我想这就是时空的魔力,也是精神的伟力!

此刻,您用生命书写的荣光,您在硝烟战火里历练出的坚强意志和勇敢胆魄,让我骄傲地觉得,这是“赵”姓共同的荣誉!最让我为您感到骄傲的是,您年仅23岁,却在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中,带领战友们一举炸毁了24架日军飞机。炸毁战机的数量比您牺牲时的年龄还要大,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战绩!假如您能活着看到咱们的新中国,现在,一定是位更加战功赫赫的大英雄!

我常常在脑海里想象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那24架敌机就像盘旋在老百姓头上的“恶鹰”,它们从阳明堡机场起飞,一次次投下炸弹,不知道多少老百姓失去了亲人、家园。您一定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把它们全部消灭!

1937年10月19日,夜幕漆黑如墨,寒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沙石。您带着战士们像无声的猎豹,借着微弱星光,踏着小路,悄悄摸向敌人的机场。四周寂静得可怕,每一个声响都让人心头一紧。到了机场边,您贴着地面仔细观察,只见探照灯的光柱来回扫动,日军哨兵抱着枪来回踱步。您向战友们比出手势,大家立刻分散开来,悄悄靠近铁丝网。突然,“咔嚓”一声,一名战士不小心发出声响,您心头一紧,立刻压低身子,示意大家隐蔽。在那仿佛凝固的几秒钟里,您紧握手中的枪,眼神如鹰隼般盯着哨台。

危险没有让您退却。您沉着指挥,战斗瞬间打响!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您的脸颊被划出一道血痕,但您顾不上疼痛,带着大家与敌人拼杀。炸药包在飞机旁炸开的火光里,我仿佛看见您被气浪掀倒又迅速爬起来的身影,您的军装上沾满了尘土和鲜血,却依然坚定地冲向另一架飞机。当24架敌机燃起冲天大火,整个夜空瞬间明亮。敌人疯狂反击,为了掩护战友,您倒在了血泊中……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感动得落泪。

您从小日子那么苦,放牛砍柴、挨饿受冻,却立志做一个为国家为人民战斗的人。长大后,您离开家乡、穿上军装,为了对抗侵略者而苦练本领,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关键时刻,您冲在一线,用自己的生命,燃亮了黎明前的夜空。而现在的我,却常常为学习而苦恼,因为一点挫折而丧气,想想,真觉得惭愧。

“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风,你是明月清风,我是你照拂的梦……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在今年学校清明祭先烈升旗仪式上,我扮演了您。表演结束时,当我和同学们一起唱响这首《如愿》,我的眼眶一次次湿润,脑海里一直是您战斗的身影。您是赵姓人的骄傲,也是信阳这片土地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大英雄!

大哥哥,请允许我这样叫您。在我的心里,您永远年轻。我想告诉您,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非常强大,再也没有人能欺负我们了。我每天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不用再害怕战火的袭击。这一切,都得益于您和战友们的战斗和牺牲。

枪林弹雨您闯过,九死一生亦无悔。您让我感动,也让我敬佩!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替您把这盛世用桌前的每一支画笔描绘;会带着妹妹好好学习,发扬您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如果别人问我姓什么,我会大声回答:“我姓赵!英雄赵崇德的那个‘赵’!”

此致

敬礼!

敬仰您的小小赵同学

2025年7月14日

(赵启骅,10岁,信阳市第十三小学三年级十二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