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高温干旱天气红麻管理措施


近期,农业农村部下发将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4省农业高温干旱调整为三级应急响应的通知。高温干旱仍可能持续发展。红麻虽以较强的抗旱性著称,但持续的高温干旱环境仍会对其生长发育、纤维品质和最终产量造成显著危害。科学认识干旱影响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红麻大部分仍处于旺长期,这一时期,是需水需肥关键期,也是生长的关键期,下面将干旱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一、持续高温干旱对红麻的不良影响

1.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目前,红麻正处于旺长期,需水关键期,持续缺水会导致株高增长停滞,茎秆明显变细,节间缩短,生物量积累严重不足。

2.形态与生理变化:

叶片:叶片变小、增厚、卷曲、萎蔫、下垂,叶色发黄、无光泽,甚至下部叶片早衰脱落。气孔关闭,减少蒸腾失水,但也限制了光合作用。

茎秆:生长缓慢导致茎秆矮小、细弱,木质化程度可能异常增高,但有效纤维长度和强度可能下降。

根系:根系生长受抑,向深层土壤扩展能力减弱,吸收水分和养分范围缩小。

3.生理代谢紊乱:

光合作用抑制:高温干旱直接损伤叶绿体结构,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困难,光合效率大幅下降,干物质合成锐减。

物质运输受阻:水分不足影响同化产物(如碳水化合物)向茎秆韧皮部的运输和积累,影响纤维发育。

渗透调节与氧化应激:植株被迫积累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维持细胞膨压,同时产生大量活性氧,超出清除能力后导致膜脂过氧化、膜系统损伤、酶活性降低甚至细胞死亡。

4.产量与品质下降:

株高、茎粗、单株鲜/干重均显著下降,导致单位面积纤维产量大幅降低。茎秆节间缩短导致有效纤维长度不足,物质积累不足和发育不良影响纤维细胞壁的厚度和结构,导致纤维强力不足。干旱改变次生代谢,影响木质素与纤维素的正常比例,导致纤维粗硬、柔韧性差。

5.抗逆性下降,病虫害易发:

植株衰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显著降低。干旱胁迫本身也容易诱发某些病害(如某些叶部病害)和虫害(如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和加重。

二、红麻抗旱栽培管理指导措施

核心目标:保水、节水、增强植株自身抗旱能力。

1.关键期灌溉保命水:

灌溉方式:采用沟灌、穴灌等节水方式,避免大水漫灌。条件允许可考虑滴灌、喷灌。

灌溉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减少蒸发损失,避免冷水刺激根系。

水量控制:小水勤灌,以浸润根系主要分布层(通常30cm至40cm)为度,避免深层渗漏浪费。

中耕松土:雨后或灌溉后,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切断毛细管,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锄头底下有水”)。同时,清除杂草,减少竞争。

2.喷施抗旱剂或调节剂:

黄腐酸类或腐殖酸类抗旱剂叶面喷施,能缩小气孔开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酶活性、增强抗逆性。

钙、钾、硅制剂:如硝酸钙、硫酸钾、硅肥等,增强细胞壁强度和植株稳定性。

脱落酸(ABA):在严重胁迫前喷施低浓度ABA,可诱导气孔关闭,但需谨慎使用。

3.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干旱条件下更需密切监视红蜘蛛、蚜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旦发现,及时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防止因虫害加重植株水分胁迫。(未完待续)

(市农科院资环所 张丽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