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亚涛)近年来,光山县工商联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成立营商环境满意度工作专班,与县营商办合署办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出一条以营商环境之“优”促民营经济之“强”的特色发展路径。
红色铸魂,把稳思想之舵。依托本地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光山县创新打造“同光之旅”红色研学路线,常态化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累计举办红色研学活动30余场次,覆盖企业家500余人次,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发展信心。同时,深入实施企业家“青蓝接力”计划,建立年轻企业家人才库,开设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研修班,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数字化转型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企业家200余人,为民营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机制创新,破解发展之困。针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县工商联创新建立“有事找商协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构建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2025年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等问题210余件。聚焦融资难题创新推出“食尚贷”“续贷通”等特色信贷产品,构建“1+6+N”金融服务体系,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收集企业融资需求。针对用工短缺问题,连续三年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组织2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1.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
改革赋能,提升服务之效。县工商联联合县营商办、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办理、并联审批”,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可免费领取包含营业执照、公章等“企业开办大礼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创新开展企业家“周一见”恳谈会、商协会季度调研等活动,县主要领导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累计收集建议260余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