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三全育人”视域下提升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质量的实现路径研究


李茎 杜婉婷 李雪杰 任旭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教育提升至新高度。当前,高校已成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均不断发展,但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当前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较多不足。本文旨在以研究河南省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为基,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根本遵循。

一、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导向

(一)践行国家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从2015年明确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到2025年强调要探索建设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学科共同体。10年来,国家安全教育战略的实效性和覆盖面已逐步走深走实,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高校不仅担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职责,也肩负着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崇高使命。高校扎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帮助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筑牢国家安全意识,才能保证落实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增强大学生爱国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

部分大学生存在爱国意识薄弱、国防意识松懈的现象,通过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忧患意识,提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站位和国际视野,强化政治认同与责任担当,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爱国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其维护国家安全、支持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二、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做好本调查研究,掌握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除查阅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现有研究文献资料外,另专门设计了《Y民办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合计发放问卷总量8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12份,问卷有效率为95.53%,包括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学生安全意识和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学习效果及建议等方面内容,研究对象包括高校普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学生群体,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通过调研,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下民办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缺陷。

(一)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国家安全意识薄弱

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对于学习和关注国家安全问题的主动性不高。89.41%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64.04%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密切,49.63%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关注或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安全,76.14%的受访者对当前国内、国际局势了解程度不够深入。

(二)教学广度与深度不足,课程体系不健全

国家安全课程体系在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深入性、针对性等方面存在短板,内容缺少更新,感染力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受访群体中,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占比62.44%,仅有25.12%的受访者清楚了解我国国家安全20个领域的具体内容;53.94%的受访者认为教学课程活动设置简单,不能满足学生需求;57.02%的受访者认为课程内容乏味。

(三)实践与拓展形式匮乏单一,创新性不够

大多数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模式较为传统单一,学生鲜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国家安全实践场景,难以深切体会到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以及所面临的实际挑战。62.19%的受访者提出课外活动相对较少的问题,72%的受访者认为应在讲座及活动方面丰富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喜欢实地参观及趣味主题活动的学生占比在75%以上。此问题在河南省整体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层面也较为突出。通过研究河南省30所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日落实举措发现,73.33%以上高校都选择校内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社会联动组织活动的高校仅占26.67%;仅20%的高校以主题演讲比赛、短视频、绘画、知识竞赛评比等活动丰富实践形式。

三、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

(一)将国家安全理念覆盖高校全体师生队伍,实现“全员”育人

第一,要强化校内专任教师先受教育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教师作为直面大学生群体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引路人,应深刻学习理解国家安全教育的内涵,提高其增强自身国家安全教育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应调动校内非专任教师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完善国家安全教育的考核、激励与督导机制,激发全员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热情。

第三,要促进校外专业队伍参与教育的资源融合。应积极培育并引进具有国家安全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选聘校外相关领域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强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力量,塑造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共同体。

(二)把国家安全内容贯穿学生学习始终,实现“全过程”育人

第一,要扩充教学课时。应适当增加大一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必修课教学课时,开设大二、大三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选修课,并加强毕业年级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自觉成为国家安全守护者与践行者的思想引领。

第二,要拓深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国内外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在授课过程中将新国情、新热点、新实践及时融入课堂,让教学内容富有深度兼时效性。

第三,要创新教学机制。着力构建“理论+实践、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4+”协同育人机制,“由浅及深”“由静向动”向学生讲授国家安全知识,形成师生、生生有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增强课堂吸引力。

第四,要形成教育闭环。首先由教师传授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安全实践活动,辅导员将实践情况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掌握情况及时总结,再由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教学调整,从而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

(三)把国家安全教育辐射第二课堂场域,实现“全方位”育人

第一,要加强校园国家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国旗护卫队、平安校园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艺术创作、情景剧大赛等活动,做到寓教于乐,提升师生参与度,促进国家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奔赴。

第二,要构建退役学生宣讲宣传机制。退役大学生是协助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优势群体,要充分调动其参与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如组建军事爱好者协会、国旗护卫队、国安宣讲团等,定期开展真人模拟演习、军营生涯分享会、国家安全知识沙龙等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形成沉浸式、年轻态、实践性的创新实践模式。

第三,要打造多元化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应充分挖掘政府、社会、企业、兄弟院校等国家安全实践资源与专业人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交流平台,加强交流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

四、结语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和挑战,提出了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创新发展路径。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民办高校要在“三全育人”路径中继续深化对国家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在创新教育体系与方法上持续发力。同时,也要顺应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推动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南阳职业学院;本文系南阳职业学院2024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国家安全教育质量》(项目编号:2024-NZDJ-06)研究成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