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海玲 程湛
夏日傍晚,潢川华英国际酒店门前人头攒动,居民李女士捧着刚出锅的香辣鲤鱼,满脸笑意地说:“这条香辣鲤鱼只要10块钱,比自己在家做还实惠。”这幕场景,正是潢川县10余家酒店破圈摆摊、升腾城市烟火气的生动缩影。
步入华英国际酒店摊位棚内,仿佛置身于流动的美味集市:红烧区,东坡肉红亮诱人,小龙虾鲜香扑鼻;汤羹档口,肉丸汤热气氤氲、香气四溢;主食台上,松软的大肉包、油润的蒸面条一字排开;卤味档口,猪蹄、鸭货酱香浓郁……20余种涵盖热菜、靓汤、凉卤的精美菜品琳琅满目,大厨们颠勺装盒的叮当声与市民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路边摊热潮,源自金桂酒店、黄河梦、世博国际、福满楼餐饮等10余家餐饮企业的主动破圈。他们打破“包间壁垒”,将消费场景延伸至街头巷尾,变点餐制为自助选餐,专业大厨现场烹饪,市民下班路上就能享用酒店级美食。更令人欣喜的是,这场接地气的转型还盘活了酒店服务团队:服务员穿梭推介,收银员高效结账,后厨助手连轴备料,管理人员常驻一线支援,甚至架起手机进行在线直播,日均服务超2000人次,复购率高达40%,成为引流增收的新引擎。
对市民而言,便民饭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品质与实惠。酒店菜品价格较堂食直降30%~50%,小份化设计显著降低单人消费门槛。“以前三口之家下馆子动辄过百元,现在60元就能搞定两荤一素,还是大厨手艺。”春申街道居民张师傅算的这笔账,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共鸣。
企业则在转型中实现多赢。一位酒店负责人坦言,外摆摊位不仅消化了后厨闲置产能,更化身为酒店的“流动广告牌”——不少顾客尝过摊位菜后,转头就预订了酒店的家庭聚餐、生日宴等宴席服务。目前,“#潢川便民饭”“#酒店摆摊”话题在抖音、微信持续升温,相关短视频累计获赞超10万次,成为县域消费创新的鲜活注脚。
这股消费热潮背后,是潢川县对便民与兴商的深度探索。下一步,潢川县商务和工信局将联合县餐饮协会,推广酒店外摆等成功模式,拓宽餐饮销售渠道,满足多元需求。同时,引导企业升级延伸服务,鼓励拓展早餐、夜宵时段,开发上门家宴、半成品外卖等定制服务,推动“线下摊位+线上配送”融合发展。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更多经营主体探索消费新场景、新模式,让便民兴商的星火燃得更旺、照得更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