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赵岩

加强高校基建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必要性,聚焦关键环节,提出相应风险防控措施,推动高校基建领域相关工作人员廉政风险防控实现主观上“不想腐”、客观上“不能腐”与行动上“不敢腐”的目标,为高校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主观上“不想腐”: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思想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加强思想建设是做好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高校基建领域管理人员应着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及廉洁从政意识,筑牢自身思想防线。高校可通过线上线下法律咨询与教育,组织高校基建领域管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与法律业务学习,使其树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法律思维意识,充分认识到腐败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通过正反面典型案例,尤其是对省内高校基建腐败案例进行剖析,使高校基建工作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其危害,切实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筑牢廉政风险的思想防线。在此基础上,高校党委应在日常教育中促进基建领域各项业务与日常管理工作的结合,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促进廉政教育常态化发展,降低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对此,高校应针对高校基建领域管理队伍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其中,针对高校基建领域的领导干部需强化其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权力观;针对高校基建领域的普通工作人员,应强化其岗位职责教育,提高其拒腐防变的自控能力;针对高校基建领域外聘工作人员,需重点加强其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推动高校基建领域管理人员从主观上树立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二、客观上“不能腐”: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优化防控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是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关键所在。基于当前高校基建工作以高校管理部门为主导,并依托工程咨询、设计等公司协作的运行模式,应着力加强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通过立足整个基建流程,以基建项目完成周期为主线,从各项决策审批、执行及监督三个方面将廉政风险防控落实到位,优化其管理模式。决策审批制度方面,应涵盖高校基建领域项目立项、招标投标、竣工验收及资金结算等全流程廉政风险防控。对此,高校通过明确基建领域风险防控相关决策内容及程序,重点规范基建领域各项决策审批程序、事项以及审批责任人的权限,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审批制度,着力加强各项工作决策的专业化。同时,建立决策责任倒查制度,重点针对基建项目各项流程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有效避免各项工作由于决策权力集中而出现廉政风险。在执行制度方面,高校应规定各项工作流程开展的时间、范围,并形成书面规章制度,确保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时有章可循。在监督制度方面,高校应发挥纪委、审计、巡察等多个监督主体在项目决策、招标投标、执行等各个环节及不同岗位工作中的作用,完善基建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督。同时,公开大额资金使用情况,有效约束高校基建领域相关工作者,确保从决策审批到执行、监督环环相扣,客观上构建“不能腐”的制度保障。

三、行动上“不敢腐”: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减少廉政风险

高校基建领域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是高校基建档案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对此,高校应按照国家工程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从校内单独培养或抽调人手从事该项工作,并针对不同人手从事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理论及档案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其中,档案管理相关内容重点涵盖廉政档案基本内容、建档注意事项以及档案在廉政风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等,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廉政风险防控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基建领域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业务能力与政治素养。在此基础上,由于基建领域档案管理工作烦琐又耗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高校应使其明确档案建设过程中的“三个同步”:即重点包括在基建项目开始立项时与建立档案工作同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与项目全过程材料的整编与审核工作同步;在工程竣工档案验收阶段与完整竣工验收同步。此举能有效提高基建项目工程档案质量。具体来讲,高校应根据基建预算费用、立项决策、实际工程量签证材料、质量及价格记录等资料对基建项目进度统一进行归档。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还需具备高度责任心。在基建进行中要主动收集项目信息,注意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其他佐证材料,自觉维护基建资料的完整性,并对审核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便于追踪溯源,防止后期因人员变动等原因导致调查取证困难,有效预防廉政风险,达到行动上“不敢腐”的目的。

结语

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通过探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思想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优化防控管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档案建设,降低廉政风险三方面,对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提出相应对策,为有效控制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提供建议。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4LZZD-40)】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