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压实责任 提升质效


——信阳师范大学创新构建巡察质效评估体系纪略

□本报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刘洋

近年来,信阳师范大学党委通过创新构建巡察整改质效评估体系,探索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巡察整改“四三二一”模式,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压实整改责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提升巡察质效,以善作善成的担当促进事业发展。

“四维透视”健全体系:

构建评估“新标尺”

“每个单位需要整改的问题不同,如何用一把标尺评判不同问题整改的效果?”一位评估组同志在接到评估任务后提出疑问。该校通过构建评估“四维标尺”,即从被巡察党组织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组织实施、问题整改及机制建设、整改公开和师生满意度等4个方面,细化为8个维度17项指标进行赋权评分,解决了评估标准模糊的问题。各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11场、查阅资料200余份、开展谈话150人次,对第一轮巡察的3个学院党委、3个职能部门党支部开展全方位“立体扫描”,针对巡察反馈的每个问题整改情况逐个评定等次分数,全面评估被巡单位真改实改、全改彻改情况

“三方协同”压实责任:

织密整改“责任网”

该校党委书记王文鹏在整改推进会上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巡察整改。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对师生不负责任。”各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形成巡察整改“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协同配合”的责任体系。被巡察党组织坚决扛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整改实际行动中。该校纪委承担巡察整改全面监督责任,通过审核整改方案、列席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对整改滞后单位进行约谈。校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持续加强本部门职能范围内整改任务的监督,形成基于同题共答的“三方协同”工作格局,织密整改“责任网”。

“两相结合”精准破题:

架起干群“连心桥”

除核查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外,该校还将师生满意度评价作为衡量整改成效的关键指标,把师生是否切实感受到巡察带来的新变化作为检验整改的“金标准”,双管齐下进行质效评估。巡察反馈以来,第一轮6个被巡察单位累计召开整改推进会20余次,解决屋顶漏水、电动车充电、后勤保障等师生关切的问题,推动修订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近20项,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巡察整改取得明显成效,真正实现“整改成效由师生评判、整改成果由师生共享”的良性互动。

“一贯到底”持续推进:

扎紧整改“铁笼子”

通过“巡察—反馈—整改—评估—提升”闭环管理,形成巡察工作“前半篇文章”与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的完整链条。对质效评估中发现的未完成整改问题,除“一对一”反馈外,该校党委压茬推进共性问题整改部署会和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要求对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重,形成“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良性循环,以“一贯到底”的决心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扎紧整改“铁笼子”,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彻改到位。

从“政治体检”到“靶向治疗”,从“建章立制”到“长效治理”,从“被动整改”到“主动赋能”,该校以整改质效评估为抓手,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这场深刻的“政治体检”,不仅擦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更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仅清除了制约发展的“绊脚石”,更凝聚起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磅礴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