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水两用 一田三收


——省科技服务团深入潢川指导乡村振兴速写

□本报记者 马迎春

仲夏时节,潢川县的连片稻虾共作田里水波潋滟。近日,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联合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信阳农林学院的专家们,在潢川县的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

在振磊合作社的基地里,专家俯身细察稻秧长势,并指着绿油油的稻秧向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这‘宁香粳9号’抗逆强、米质优,是南京农大的良种,正适合咱们‘稻—虾—鳖’立体套养。”

针对虾鳖苗种投放比例、水质调控等瓶颈问题,专家当场开出“科技良方”,还赠送了改善水质的生态制剂。水产专家拎起一只健壮的种鳖说:“好种出好苗,种质就是现代养殖的‘芯片’。”同时,关于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讲解——少打药,稻更香,虾更健,品质安全才有保障,让农民频频点头。

“水里游着龙虾,稻下藏着甲鱼,一水两用,一田三收。”专家描绘的生态农业图景已在潢川生动实践。这种高效模式不仅大幅提升土地“含金量”,更让农户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成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支点。

服务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稻虾鳖综合种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跃升,让更多农户搭上这趟“生态致富快车”,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稻香鳖肥虾满仓”的共富新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