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张型芬)5月15日,信阳高级中学贤岭校区树蕙礼堂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一行来到信高校园,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题,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科学理想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分享。这场充满激情与思考的报告,不仅揭开了西湖大学的神秘面纱,更点燃了同学们科技报国的热情和决心。
市政协、市教体局的相关领导及我市中心城区的相关学校师生代表应邀参加本次报告会。
在报告中,施一公系统阐释了西湖大学的创办初衷与育人理念。学校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定位,实行“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参与海外学术交流及一流科研实训。施一公重点解读了西湖大学的办学特色、院系设置及本科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学校致力于培养既扎根中国大地,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
一个个鲜活的科研案例、一项项突破性的学术成果,为同学们打开了科学殿堂之门,激发了学术探索热情,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科研报国的理想火种。
西湖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2018年2月14日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现为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高校。首任校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担任。经审批,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西湖大学将首次面向河南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面向河南省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值得关注的是,在官宣本科招生省份后,施一公率河南招生组首站来到信阳高中开展宣讲活动。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信阳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一直致力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根基,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科技创新人才。据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施一公此次到访,为两个阶段教育的深度交流搭建了桥梁。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有着高度契合点,未来有望在课程设置、人才选拔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为国家输送更多栋梁之材。
此次报告会,让人备受鼓舞和感染的是,信高学子对施一公难以抑制的欢迎之情以及对科技报国的赤诚之心。当施一公车队抵达校园时,教学楼阳台早已站满驻足远望的学生;礼堂因容量有限,不少学生课后仍隔着幕墙遥望这位“学术大咖”。
报告会结束后,施一公更是被热情的信高学子层层围住,同学们手持笔记本、书籍争相请他签名。这不仅是对科学巨匠的景仰,更是信高学子对“科研报国”精神的传承。
在总结环节,信阳高中校长刘庆东深情寄语:“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才能绽放耀眼光芒;青春价值只有与家国命运相连,才能书写壮丽篇章。”他勉励学子以施院士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铿锵话语引发强烈共鸣,激荡着在场学子的奋斗豪情。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施一公传递的创新理念与家国情怀,恰似一颗种子深植于信高学子心田。当基础教育的沃土与高等教育的苗圃深度交融,当科学家精神在代际间薪火相传,我们坚信:这些胸怀理想的青年,必将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勇担使命,以青春力量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