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目前,市场上小麦品种多、品质差异大,信阳弱筋小麦如何才能脱颖而出?与会专家建议,发挥弱筋小麦信阳模式的优势,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信阳经验,探索建立弱筋小麦标准体系,助其更好推向市场。
通过专业探讨、市场发展观察、企业之间商谈签约、新交易市场的开设,以及现场观摩信阳弱筋小麦的种植和研发,这次产销对接,让更多业内人士关注到信阳小麦,把信阳的弱筋小麦推向一个更大的平台。
会上有专家、种植大户、粮食经销商,还有科技企业、酒企、金融企业代表,他们的共同感受是,大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正如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在会上所讲,为什么要邀请全国的嘉宾到信阳来呢?我市在全力推进弱筋小麦产业发展,有措施、有基地、有产量、有品质,能提供优质粮源,希望嘉宾们带着对信阳的好印象满载而归。
诚然,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但一次产销对接,既是品牌推广,也是走出去的尝试,会带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产得出、产得优,更要卖得掉、卖得好。在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敢于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标准和方式主动寻找市场,搭建平台,真正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才能打造出信阳弱筋小麦的金字招牌。
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市领导对弱筋小麦产业升级提出了期待——不仅要推动弱筋小麦销售,未来还将在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绿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信阳弱筋小麦区域品牌,蹚出一条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一粒小麦种子,一个主导产业,一条富民之路。这正是,政府部门主动服务,龙头企业踊跃参与,让主导产业成为主打产业,打响农业品牌,推动农产品加速走出去,促进农业增收增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