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明
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清洁家园、文明实践、学习交流等志愿服务活动12次;开展“市人大法治宣传角”活动10次,服务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时光见证筑梦步伐,岁月铭刻奋斗足迹。2024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要求,以“支部联支部”活动为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组织联动、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工作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精准帮扶,架起党群“连心桥”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
在传统节日期间,精心策划系列暖心行动。2024年春节前夕,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分赴商城县丰集镇油坊店村、浉河区车站街道工区东社区,为77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党的温暖。2024年端午节期间,创新开展“粽香传情”主题活动,在油坊店村举办爱心饺子宴,组织志愿者与村民一起包饺子、话家常,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在工区东社区,党员干部与群众围坐一堂,开展包粽子比赛,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手中,传递关爱之情。2024年中秋节前夕,对村、社区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从未缺席。2025年1月22日,组织志愿者赴工区东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包饺子、写春联、剪窗花、义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群众送去节日祝福。
深化结对共建,激活基层新动能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共建促发展,以活动聚合力,不断拓展结对共建的广度与深度。
加强应急服务。2024年1月24日,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携带铁锹、扫帚等工具,前往工区东社区全力开展铲雪除冰行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深化节日共建。2024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精心组织社区女党员参加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的主题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女党员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志愿服务。2024年3月中旬,组织志愿者在工区东社区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系列活动;2024年4月上旬,在工区东社区开展“清明祭英烈 国防在心中”主题实践活动;2024年4月28日,邀请工区东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参加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专题辅导,通过共同学习、交流研讨,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意识。
2024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累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12次,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主题党日,锤炼党性“强筋骨”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高度重视主题党日活动,将其作为强化党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学习课堂。
2024年3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工区东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赴新县开展“支部联支部”“学精神 续血脉”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了将军故居、生平事迹陈列馆,聆听了讲解员生动讲述,在将军墓前重温了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决心。2024年5月30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工区东社区党支部赴罗山县何家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廉洁防线”主题党日活动,深入了解党的纪律建设历史和大别山革命先辈的廉洁故事,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2024年9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负责人到工区东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并与社区党员干部共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有机结合。2025年4月25日,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息县开展“循红色足迹 固作风根基”“支部联支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以红色文化为镜鉴,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办好惠民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推进惠民工程落地见效。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落实《中心城区“创建解民忧·点亮微心愿”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发放2024年信阳市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12条,特别是围绕2024年为社区办2件实事,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确保实事项目精准对接群众关切。2024年6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占锋深入工区东社区进行调研,与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开展座谈交流,参加社区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研讨交流,针对社区治理、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指导帮扶。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道,对社区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杂物进行集中清理,对破损路面、沟渠进行修复整治,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同时,积极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对社区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将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打造特色品牌,彰显人大新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造具有人大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根据我市《“学雷锋我行动”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与河南淳谨律师事务所联合打造“市人大法治宣传角”志愿服务品牌。在浉河公园志愿服务中心设立固定服务点,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组织律师和机关党员志愿者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法治宣传服务。同时,以重要纪念日、节假日为时间节点,邀请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到社区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解决法律难题,向群众普及宪法、民法典、劳动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答群众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劳动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疑问。截至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已开展“市人大法治宣传角”活动10次,服务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册600余册,切实将法治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推进“支部联支部”活动走深走实,在加强基层党建、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活动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支部联支部”工作质效,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