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大别山红色歌曲奏响小学德育新旋律


□周小兰

在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当下,如何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新时代教育需求有机融合,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大别山红色歌曲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力量,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全新思路。

红色歌曲,承载多元价值的文化瑰宝

1.历史的生动注脚。大别山红色歌曲是一部部鲜活的革命史书。当孩子们唱起《八月桂花遍地开》时,那欢快的旋律背后,描绘的是苏维埃政权蓬勃兴起的历史画卷。在歌声中,他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脉络,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拼搏的伟大精神,在心中种下对历史敬畏与认同的种子。

2.道德情感的富矿。《送哥当红军》这类歌曲,生动诠释无私奉献精神。红色歌曲蕴含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等道德情感,是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责任感与集体意识的宝贵资源。通过传唱,孩子们能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学会在集体中关心他人、关爱集体。

3.文化传承的纽带。《苏区好风光》这些歌曲宛如一条坚韧的传承纽带。它用欢快旋律,带小学生回溯苏区岁月,从军民齐心劳作,到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细节满满。其歌词不仅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还结合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孩子们在传唱过程中,不仅能铭记革命历史,还能领略本土文化的魅力,进而传承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

多学科融合,探索红色歌曲融入路径

1.语文课堂,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红色歌曲歌词作为独特阅读素材。分析《再见了大别山》歌词时,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可以结合歌曲,为学生讲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明白大别山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让他们将语文学习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当学生学习到有关革命题材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时,就能够基于对《再见了,大别山》背后历史的了解,更全面地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意义,感受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品质,深化对革命文化的理解,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2.道德与法治课堂,在讨论与实践中树立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上,结合红色歌曲历史背景开展主题讨论。以《送哥当红军》为切入点,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革命年代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歌曲合唱比赛,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与道德认知。

3.音乐课堂,在艺术创作中感受魅力。音乐课堂是教唱红色歌曲的主阵地。教师教唱时,详细讲解歌曲背后的历史与创作故事。如教《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这首歌的诞生背景与传播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以红色歌曲为主题绘画、制作手抄报,或用黏土制作“大别山革命场景”模型,培养创造力与艺术素养,让红色教育从“说教”变为“体验”。

4.“行走的思政课”,连接历史与现实。清明时节,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站在展柜前,听着讲解员讲述《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创作背景,学生们感慨革命先辈的伟大。学校开发了“红歌+研学”校本课程,将革命遗址转变为生动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红色歌曲的深刻内涵。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红歌合唱节”“革命故事演讲赛”等活动,让德育融入校园日常。

全方位举措,推动红色歌曲融入小学德育

1.创设沉浸情境,增强学习体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历史纪录片、动画短片,为红色歌曲教学营造沉浸式情境。教《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播放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激情岁月,增强教学效果。

2.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地域特色。学校结合当地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开发以红色歌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并纳入常规教学。课程涵盖歌曲历史渊源、音乐特色、文化价值与革命故事,邀请革命先辈后代、文化专家进校开展讲座交流,让课程更具吸引力与教育意义。

3.开展多样活动,营造红色氛围。学校定期组织红色歌曲合唱比赛,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与爱国情怀;举办革命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传播革命精神;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方位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4.家校社协同,凝聚育人合力。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平台,向家长宣传红色歌曲的教育意义,引导家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积极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红色文艺演出、宣传展览等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助力学生成长。

大别山红色歌曲融入小学德育,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路径。在课程思政引领下,通过多学科融合与多样化实践,大别山红色歌曲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未来,教育工作者将继续探索创新,让大别山红色歌曲在小学德育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系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