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汤秋生)近日,新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新县人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相关专业诊疗技术水平的长足发展,彰显了医院多学科团队协作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
72岁的熊女士因“突发右侧胸痛”急诊收住新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入院后,医生询问病史得知,其有呕吐史,随即立即给予查体、对症支持治疗,并进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引流冲洗过程中发现引出褐色似食物残渣样物质,后口服美兰见引流管流出蓝色液体。随即高度怀疑消化道病变,初步诊断为自发性食管破裂。
由于病情复杂凶险,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胃内容物大量进入胸腔,加重胸腔内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大出血、气管食管瘘、重症肺炎等,若治疗不当病情将快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胸外科团队立即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参与科室包括麻醉科、内镜科、ICU等,并制定治疗方案。随后将患者病情与诊疗方案详细与家属进行沟通。
在胸外科、消化内镜科、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下,由郑大一附院驻该院帮扶专家侯志超博士协同该院胸外科医师汤秋生等,紧急为患者进行手术。术中发现患者食管中下段有5cm的破口,右侧胸腔大量食物残渣,随即行胸腔镜下食管裂口修补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右侧胸腔仍有大量食糜,经医护团队积极综合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日前,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自发性食管破裂常见于呕吐、分娩、哮喘、提重物劳动等,胸内食管破裂穿孔会导致大量酸性胃液进入胸腔,引发严重感染。”侯志超介绍,食管修补应在破裂穿孔后的12小时以内进行,否则食管破裂后,患者会在很短时间内因胸腔和纵隔内的感染,导致毒素持续进入血液,进而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呼吸衰竭。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降低自发性食管破裂死亡率的关键。
目前,新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已开展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肺段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及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开放及胸腔镜下肋骨骨折环抱式固定器内固定术等手术。规范开展了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食管癌术后及肺癌术后化疗、小细胞肺癌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肺结节、肺肿瘤、食管肿瘤、胸部外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郑大一附院“专家组团式”的帮扶下,新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夯实。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