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垄上人勤春耕忙


□李浩

雨水润田畴,犁头破土欢,莫负春光好,秋来谷压弯。

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眼下,走在豫南大地的田间地头,青翠欲滴的麦苗随风起伏,田垄间套种的油菜正值盛花期,金黄的花海与碧绿的麦田交错铺展,春耕生产活力满满。

穰穰满家的一年从春耕始。信阳是农业生产大市,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尤其重要。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而实现粮食稳产丰产,不仅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发力,也要有科技力量的融入,才能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当天时的甘霖、地利的膏壤、人和的勤勉如经纬交织,春畴万顷间,才能织就锦绣丰稔的长卷。一方面,要做好农资储备,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供应充足,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整地、施肥、播种等工作,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抢抓农时,从犁地、育苗、起垄、灌溉到预防病虫害、应对天气变化等方面做好田间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多做未雨绸缪之事。

当科技的脉络、大数据的神经、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触角如星链密布,智慧田畴里,终将解码粒粒归仓的密钥。一台台大型农业机械轰鸣作响,无人机穿梭田间,让农业生产有了“实力担当”。从会种到“慧”种,“科技+”改变了“汗滴禾下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作方式,把科技的活水浇灌到春耕春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以更高效率、更优品质助力农业增产增效。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图景在华夏千年流转,“农为邦本”的箴言烙印于中华儿女的血脉深处。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的时节,细雨润土,豫南大地上犁铧与智慧碰撞,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期许播洒进沃野阡陌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