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桃花雪


赵主明

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

前日“龙抬头”,还是暖阳融融的,白玉兰在枝头绽放,樱桃花开得洁白如玉,杏花骨朵憋着一股劲等待开放,垂柳嫩芽初露,婀娜多姿,暖风从田野里吹来,裹着泥土的芬芳。早春姑娘,跳着欢快的小步舞,来到了贤山之巅、浉河岸畔。

然而,一场雨伴随着一阵冷风袭来。雨,时下时停;风,呼啸着摇动树枝,拍打着窗棂。第二天正午,灰暗的天空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挑战”着春天。

这种“挑战”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农历二月初四,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桃花,眼下尚未盛开。历史上,三月还下“桃花雪”呢,那可是农历的三月天呀。

雪花,舞动着,落在刚刚绽放的玉兰花上,洁白的花瓣与雪花相映成趣;落在樱桃树上,将粉白的花朵罩上一层银装;落在杏树枝头,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点缀得晶莹剔透。远山披了银装,近野铺了白毯,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安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这场雪本该早来。人们睁大眼睛,盼啊盼,盼望能下场大雨或者大雪。去冬以来,雨水稀少,大地饥渴。农作物等着甘露滋润,春耕生产等着墒情。但也有人担忧那些已经开花的油菜、正在拔节的小麦,能否经得住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冷。历史上的倒春寒,曾经带来桃花落尽、麦苗冻伤、收成大减的灾害。

但总体来说,喜大于忧。年轻人面对春雪,有人跑到室外,在雪地上留下串串脚印;也有人摇动树枝,看雪花从树冠上唰唰下落;还有人试图堆起雪人,但此雪非干雪,下着化着,难以支撑起来。孩子们依然欢天喜地,在雪地里追逐撒欢,欢声笑语打破了雪地的寂静。

文人墨客如何面对这场春雪?有独坐于窗前,煮一壶清茶,看雪花飘落,吟诗作对的吗?有撑伞漫步,踏雪寻梅,在雪地上留下一行诗意足迹的吗?有铺纸蘸墨,将这场不期而遇的春雪绘成画卷,题上“三月桃花雪,天地共白头”诗句的吗?

这场晚雪,是大自然迟到的演出。它突然而来,提醒着我们,生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这场晚雪,既有滋润万物的温柔,也有摧残生机的冷酷。但无论如何,春天的脚步不会停止,春天的故事仍会继续,冰雪终将消融,生命终将在经历考验后更加顽强。

傍晚时分,雪小了。远处的山峦渐渐显露出轮廓,近处的树木抖落身上的积雪,重新挺直了腰杆。这场雪虽然来得突然,去得匆匆,却在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雪后放晴,太阳升起时,积雪将全部融化,雪水转而滋润干渴的土地。那些经历风雪考验的花朵,或许会开得更加灿烂;那些经历倒春寒的麦苗,或许会长得更加茁壮。这就是生命的韧性,也是大自然的智慧。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