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冬 霜


东方春晓

在记忆的库存里搜索无数遍,都没有找寻出秋季结霜的印记。反倒是许多个冬日,霜降霜浓的场景很多,印象深刻。

老家豫南,坐落在“秦岭——淮河”的分界线上,青山绿水,四季分明,是我们常常引以为傲的理由。和南方不同,不太明显的季节分界,让客居江南的北方人在绿肥红瘦中分不清夏秋何来何去。老家的分明四季,则是秋来秋色妩媚,尽显炫目的层林尽染。秋深秋风起时,虽枝枯草衰,落叶成堆,但不至于秋霜满天。

读了那么多的古诗词,都将“霜情霜景”定格在入秋一季,诗词描绘的入微和生动,赋予秋霜独有的魅力,让无数的后来者效仿高歌。细细想来,中华文明的发端,多在黄河两岸游移,个中的文化溢出,便烙上了北方的印记。秋天的北方,霜寒露重,草结凝白,不足为怪。此时,诗人与文章家眼里的秋与霜,自然成为那一段光阴的吟哦主题。所以,这是老家豫南不曾有的地域景色,更是无法享受的秋之体验。

被定格在季节之秋的霜,虽较少显现于老家的秋之画卷,但在随后的时令里,却是霜情不断,以百般姿态,凝叶落草、沾瓦覆土,不仅占据了冬的前位,拉开了冬季的漫长序幕,也为一场大雪纷飞铺垫开来。

老家的冬季是四季里最难熬的季节,倒不是衣薄少食的问题,而是室内保温取暖设施不足的状况。一大早,被冻醒的我穿衣起床,推门出院,沿着校舍前的山路转悠。天放亮时,我被眼前的呈现震惊:高高低低的树冠枝丫,缀满细密的晶莹,千树万枝如洗的薄纱,置身其间,如入寂静无声的梦幻。说不出是陶醉或震撼,我在这剔透的氛围里轻走慢赏,直到旭日当顶,霜化露落。

古人云:气宿而凝,露结为霜。有霜的季节,虽算不上天寒地冻,却也是萧疏清冷的氛围,结霜的时候,更是冬来欲雪的前奏。当时令推进到广袤而又苍凉的时段,草叶和树枝总会在不经意间戴上银色的头饰,轻似纱、白近雪、飘如烟。

老家有霜,霜结冬季。每一次霜起,酝酿在深夜,展示在清晨,消融在日出时分。霜以短促的生命轨迹,宣示美好,也凝聚岁月不屈的神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