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
2月18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豫鄂交界的当谷山脊,信阳东站派出所李家寨警务区的白墙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线路民警马恒杰站在警务区门口,轻轻擦拭着胸前的警号,准备迎接职业生涯中意义非凡的一天——这也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运岗。
“老马”,同事们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马恒杰。从警33年的他,自2012年9月调至李家寨警务区以来,已在这里默默奉献了12载。隐匿于大山深处的李家寨警务区,距市区近40公里,管辖的高铁线路虽然只有短短10公里,但地形复杂,桥梁、涵洞、隧道交错,沿线还有多个村庄和学校,责任重大。
“每天上午,我都会全程巡逻,从黄龙寺隧道到周家塘隧道,开车加步行,一趟下来就是3个小时。”马恒杰说,这样的工作节奏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职责不仅是守护铁路安全,还要确保沿线村民平安出行。
2025年的春运,对马恒杰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春运执勤。“马上就要退休了,但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春运安全保驾护航,给自己的铁路警察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马恒杰语气坚定地说。
春运期间,马恒杰的工作节奏更加紧凑。除了上午的巡逻,他下午还要走进沿线村庄,向村民们普及铁路安全知识。“只有让老百姓真正了解铁路安全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马恒杰深知,宣传和巡逻同样重要。
在水口庙村,村民喻恒胜对马恒杰有着深厚的感情。“马警长经常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他马上退休了,我们真有点舍不得。他不仅是我们村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心中的亲人。”喻恒胜感慨道。
马恒杰的工作远不止巡逻和宣传。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总是挺身而出。2015年夏天,京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三年,由于干旱导致修高铁护栏时水沟被挖断,村民要求放水的矛盾凸显。马恒杰没有退缩,积极协调区护路办,通过抽水等方式解决了问题,赢得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恒杰对沿线村民的关爱,也是无微不至的。他深知普法教育对于当地孩子的重要性,于是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场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活动。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遵守法律。
“腿勤、嘴勤是基本素质,而守住寂寞则是更高的境界。”马恒杰对即将接过接力棒的年轻民警们说,“年轻人,请记住这三点:腿勤,要多走、多看,熟悉每一寸线路;嘴勤,要多说、多讲,把安全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最重要的是,要守住寂寞,耐得住这份平凡岗位上的孤独与坚守。”
谈及自己的工作,马恒杰总是谦逊地说:“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我一直都在努力维护一方平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线路民警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悉心守护下,这片区域的高铁线路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然而,对于马恒杰来说,最难得的还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春运期间,他坚守岗位,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年迈的父母和在家操持的爱人虽然心有遗憾,但也深知马恒杰的责任和使命。马恒杰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向家人拜年,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思念。“人民警察爱人民,人民警察护人民。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信仰。”马恒杰说。
正午时分,巡线归来的马恒杰在警务区前久久驻足。他望着院墙外自己刚来时栽下的野桃树抽出的新芽,心中充满了感慨。12年、3000多次巡查、零事故的纪录背后,是43本写满批注的巡线日志,是磨破的37双作训鞋。这些数字背后,是马恒杰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和坚守。
远处传来悠长的汽笛声,一列复兴号正穿山越岭,将春天的讯息带向远方。马恒杰望着远去的列车,心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他知道,虽然自己即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岗位,但守护铁路安全的使命将永远继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