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发力消费市场,信阳不妨先去学学哪吒,多点“三头六臂”的创新手段,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消费升级故事。
去年,五部门发文培育消费新场景。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大力提振消费。提振消费,信阳有巨大的潜力。2024年,信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04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7.1%,居全省第3位。提振消费,信阳不只有规模优势,还在孕育、展现出诸多新的增长空间。
要找到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的“混天绫”,信阳或可发力文旅。春节期间,我市举办了“传承优秀文化 守护美好记忆”暨“巳水年华·新春信阳”系列文化活动。信阳文旅捧出七条精品路线,以时尚方式“焕新”传统文化,年味拉满。春暖花开之际,发展赏花经济、夜经济、沉浸式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或许能激活更多的消费潜能。
要踩好贴心服务的“风火轮”,信阳也可发布“消费风险地图”。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分析,并建议各地相关部门发布消费提示时,可发布“消费风险地图”。在“消费风险地图”上,无良商家将无处藏身。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率和精准度,这不仅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为直接、有效的监管工具,还能通过对消费者权益的充分保护,真正激发消费热情。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提振消费是一道复杂的跨学科“综合题”。宏观经济的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如何提升关键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如何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太多的变量相互交织、互相影响,要求我们在“解题”时,要多点“三头六臂”,既要有立足长远的固本培元,也要有针对当下的应对之策。搬走不愿消费、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拦路石”,需要供需两端的协同发力,让供给端“百花齐放”、需求端“轻装上阵”,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韧性。当花得起、花得值、花得方便成为常态,消费增长自然水到渠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