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涛
“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还能促进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对促进信阳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罗山县有稻山房民宿主理人黎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这一红色资源为发展农文旅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对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把发展民宿经济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
2020年年初,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青年,黎杰回到老家何家冲村,打造了有稻山房民宿。2022年9月,这间由亲人的旧居改建而成的民宿正式接受预订。开业后,有稻山房民宿迅速走红,成了年轻人热衷的打卡目的地。把理想中的诗意平铺在了人们的面前,黎杰认为有稻山房成功了,何家冲村还有更多的农文旅资源有待挖掘。
“我们可以何家冲的小院资源与红色文化、乡村生态有机结合,打造兼具住宿、餐饮和互动体验功能的精品文旅项目。”黎杰告诉记者,在小院的开发和运营中,可以结合信阳本地传统建筑元素,如青砖、灰瓦、雕花门窗,突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每个小院设置不同主题,如茶文化体验院、农耕文化体验院、红色教育主题院,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选择。同时,可以定期组织游客参与春耕秋收、传统农具使用等活动,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农村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在农文旅发展方面,当前仍面临着资源整合不足、品牌特色不出众、缺乏深度文化体验和创新型产品等问题。”黎杰说,可以整合何家冲红色文化资源,设计游学路线和研学课程。在产品设计上,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让游客切身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感。可以将信阳特有的皮影戏文化融入农文旅项目,通过常态化演出、手工制作体验和文化讲座,提升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度。与此同时,可以依托信阳毛尖品牌效应,打造茶园观光、采茶体验、茶艺展示等项目,实现茶文化与旅游的无缝对接,将信阳特色农产品如毛尖茶、地方特产等打造成高附加值文创产品。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相信信阳能够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作出新的贡献。”谈及农文旅的融合,黎杰表示,下一步,将以“小院经济”为依托,打造更多优秀的文化IP,拓展农文旅产业链条,以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农文旅融合注入精神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