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旅时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头回”变“回头” “流量”变“留量”


□周涛

在平桥区郝堂村,各种美味的酱菜迎接许多前来体验和学习的市民及游客;在羊山新区“北湖树下”咖啡馆,游客手捧独特饮品享受午后暖阳;在光山县泼陂河镇,钟鼓楼亲子乐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信阳乡村文旅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信阳的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这是吸引游客“头回”探访的魅力所在。“头回”只是开始,如何让游客产生“回头”的意愿,关键在于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这不仅需要对乡村的自然风光进行精心保护和合理开发,更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将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历史故事等融入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深厚魅力。

当前,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带来的“流量”为乡村文旅带来了高曝光度,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就必须在服务质量上下足功夫。从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便捷舒适的交通、住宿和餐饮条件,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态度,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游客的整体感受。只有让游客在信阳的乡村之旅中感受到宾至如归,才能真正留住他们的心。此外,要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比如,结合乡村的农业资源,开展农事体验、亲子采摘等活动;利用乡村的闲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提供与众不同的住宿体验;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的转变,从短暂的“流量”到持久的“留量”升华,不仅依靠个体的力量,还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政府要加强规划引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企业要发挥经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项目开发和运营;村民则要积极参与,从而形成强大合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文旅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成为游客心之所向的旅游胜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