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今天又接个大订单,18个腊味礼盒,马上打包发给客户。”红红的礼盒映着卢娇娇的笑脸,格外喜庆。
卢娇娇是新县陈店乡电商带头人。这位80后宝妈在农村电商的赛道上已然闯出了一番天地。日前,记者走进卢娇娇的店铺,只见腊鱼、腊肉、香肠等各种腊味琳琅满目,腌菜、粉条、稻米、糍粑、臭豆腐等特产品类丰富。工人们在后厨忙碌着,将产品真空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
“生意越来越红火,证明咱的路子选对了。”卢娇娇高兴地说。今年,卢娇娇的店铺1个月售卖烟薯3000多斤,销售额3万余元,腌制的咸菜卖了近万单,板栗上千斤,月收入达2万元,同时带动临时用工200余人。
卢娇娇的事业只是整个陈店乡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店乡将电商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投资300万元建设“六味十八店”农产品展示及电商培训中心,培育直播带货达人。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配备6名优秀年轻干部专门负责“六味陈香”“山哥茶妹”两个官方抖音阵地平台,将直播间扩大到田间地头,常年为新县农特产品代言、带货。
农特产品出山进城,陈店乡大展拳脚。当前,陈店乡电商从业人员1300余人,覆盖全乡所有村落、居委会,带动10个村居、650余户、22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目前,全乡已经开发注册产品115种,通过直播带货“六味陈香”品牌系列产品,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很多农产品都走上了电商发展的“高速路”。昔日不知名的土特产品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更让人惊喜的是,农村电商催生出乡村外卖。各电商带货达人发展的乡村外卖,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用餐需求,还圆了外出子女的爱心孝心,打通了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