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打造多元场景 激发市场活力


——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大力提振消费

□本报记者 马童

在今年我市两会上,大力提振消费成为重要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我市2025年新春消费季一次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切实带动了消费,提升了大街小巷的烟火气。”2月8日,市人大代表、大商集团信阳新玛特总经理靳莉莉说,“消费券让市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很受欢迎,希望还会有相关活动。”

靳莉莉同时建议拓宽消费券发放渠道,在便利群众领取的同时,也能惠及更多群众。在消费券发放期间,加大宣传力度,在惠及更多群众的同时,进一步刺激引导消费,提振我市消费信心。

市政协委员龙彬建议,为满足青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应着力打造新消费业态。在提升品质内涵方面,融合教育与休闲元素,构建一体化消费场景,提供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消费体验。同时,激发青春活力,塑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品牌,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市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政协委员李辰认为,过去的一年,以旧换新等各类消费补贴对于提振消费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2025年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范围、加大力度、更加细化,惠及更多人。

针对我市旅游旺季人多景区接待能力跟不上,淡季无人又难以负担人工开支问题,市政协委员柏艳丽建议:“一方面把研学融入景区淡季,立足全市各县区文化历史优势,积极推动研学与景区深度融合。在景区淡季,充分利用景区资源丰富研学内容与形式,增加户外拓展、手工制作等实践,填补景区淡季收入空白,解决用工难题。另一方面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全域旅游交通网,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信阳段建设,支持新县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南湾湖、出山店‘两湖’区域为重点,开发茶旅特色场景。着力构建‘1+5+N’文旅发展体系,提升文旅产业时尚度、吸引力,塑造‘美好生活·青春信阳’文旅品牌。”

目前,自驾游、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对此,市政协委员刘鹏程认为,家庭旅游往往会选择性价比高的旅游目的地,面对高速增长的家庭出游需求,信阳部分景区门票价格偏高,加重了游客负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来信阳旅游的人数。他建议,景区可以降低门票价格或者直接取消门票只收取交通费,减少对门票收入的依赖,开发多元化收入渠道,提升整体收入。门票价格调整后将大大减轻游客负担,有利于更多人选择信阳作为旅游目的地,拉动信阳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增加重游率。亲民的门票价格也有助于树立景区良好口碑,实现口碑传播,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促进信阳旅游业健康发展。

市政协委员陈晓婧认为,景区应该强化消费场景营造,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消费。同时,拓展夜间文旅消费,在以夜市美食为主的基础上,增加街头艺术表演、音乐灯光秀等活动,丰富夜间旅游产品供给,激活夜间消费市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