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采访组)2月10日,出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继续分团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审议中,代表们一致认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创新举措务实、履职成效显著,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今年的各项工作安排紧扣中心大局、紧贴民生民意,是一份坚定制度自信、彰显民主法治、展现人大担当的好报告。法检两院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谋划工作重点明确,彰显出了法检两院工作的“温度”和“力度”。
管保臣代表认为,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在立法、监督、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民主性、法治性、人民性,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贡献了人大力量。
李晓亮代表建议,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制度化、规范化,引导代表用好平台,履职尽责,从而提出更有价值的议案和建议。
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立法工作,刘佳代表建议,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快立法进程,规范行业发展、防范潜在风险,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王海代表认为,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建议,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将人民群众在司法过程中获得感与法官、检察官的使命感、责任感相结合;警力下沉,服务基层,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旁听庭审是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司法公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自身法治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法检两院邀请代表旁听已成为常态,这切实发挥了人大代表对司法实践的监督职能,真正做到了司法监督‘零距离’。”孙健全代表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