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专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发挥人大制度优势 写好为民履职答卷


(上接第一版)

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将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情况、地方立法工作情况、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等作为制度性安排,有力领导、全力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市人大常委会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点工作、重要活动、重大事项均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具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为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法治供给

立良法引领改革、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方特色,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确保立发展之急、人民之需、务实管用之法。

2024年8月3日,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信阳市城市绿化条例》获批通过,为建设花园城市提供了制度支撑。2024年11月28日,《信阳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这是新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基层治理”立法权限后,信阳市在此领域的首次立法实践。条例将我市“王”字型治理架构等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为“法言法语”,为进一步推动完善我市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

建立重要立法项目“双组长”、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工作机制,建好用好50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立法过程满载民意民智……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在推进良法善治中彰显人大作为。

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不移推动淮河保护国家立法,倡议豫皖苏三省226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联名提出制定淮河保护法的议案,推动淮河保护国家立法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和全国人大环资委先后召开推进淮河保护立法工作座谈会。2024年10月30日至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深入信阳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情况和淮河保护立法工作。

监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统筹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一年来,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专题调研绿色家居、装备制造、钢铁产业、电子信息等情况,视察豫东南高新区、淮滨中心港、大别山实验室建设情况,听取审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报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以及民营经济发展司法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检查台胞投资“一法一细则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服务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为推动产业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和审计工作报告,审查批准市级决算、预算调整。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首次听取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审议意见,依法推动政府严格规范债务管理。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经营主体的生命之氧。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排名靠后或退步较大的3个市直单位依法开展质询,以监督刚性推动顽瘴痼疾整改。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检查种子法、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实施情况,就有关工作作出审议意见并跟踪落实,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扎实组织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常委会主要领导同志带队深入养老服务机构等地调研,积极推广“戴畈模式”“汪桥经验”“林湾做法”,推动解决了有关养老机构生活用气价格等15个具体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对4个市直单位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用法治力量守护好老区人民的绿水青山。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对义务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乡村医疗体系建设等进行视察调研、听取报告,就相关工作作出审议意见,对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反电信网络诈骗、市法检两院执行工作、公益诉讼工作等进行视察调研,促进市域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更有感。

开展政府部门工作评议和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是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着力开展的市县(区)两级人大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监督工作。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对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教体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7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对12名员额法官、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在集中评议会上进行满意度测评,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真是为市民办了一件实事,不仅让我们购买电动汽车的老百姓出行更便捷,而且能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如今,信阳市城区随处可见的充电桩,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推进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2024年全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共票决产生10个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视察,2024年12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逐个投票,进行满意度测评。

2022年以来,在同级党委领导下,信阳探索市、县、乡三级同步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机制,有效实现了“民主”与“民生”同频共振。2024年,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推进会在信阳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与会人员观摩了我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成果。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制度载体作用,持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通过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实践基地和街道议政代表会、“美好指数”人大代表线上监督评价平台等载体,推动基层民主实践实现由“事”到“制”的新提升,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2024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平桥区明港镇召开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现场会,推介大营村探索合理诉求合理表达民意汇集机制,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板凳民主会”“行业代表工作站”等基层民主实践被全国人大《联络动态》、省人大《代表工作》刊发,展现了新时代信阳人大工作的新面貌新成效。

在形式上“做加法”,在机制上“做组合”,市人大常委会激活代表工作活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单月恳谈、双月座谈”、公民旁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等活动,常态化邀请五级人大代表和驻信高校大学生参加,组织市、县、乡三级国家机关负责人开展“站点问政”等活动417次。拓展“人大代表‘码’上见”新应用场景,促进了代表联系群众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扎实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建立毛尖茶、信阳菜、山茶油、食品、纺织、循环经济等6个市级产业代表联络站和19个县级产业(行业)代表联络站,发挥专业代表作用助推产业发展,让代表在履职中展现时代风采。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制定修改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各项制度13项,进一步推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组织考察组赴瑞金等地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溯源研究,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和信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院完成年度课题22项;配合《中国人大》杂志社深入信阳实地调研采访老区百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实践,推出专题报道《红色沃土绽放民主之花》;组织开展了“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征文等系列宣传活动,用心用情讲好信阳人大故事、民主故事、法治故事、代表故事;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开展区域人大工作协同、上下人大工作联动,拓展了信阳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四季重启,春山可望;惟实励新,不负人民。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勇担使命,依法履职,为谱写“两个更好”新篇章贡献更多人大智慧、人大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