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付春仙:“党照亮了我的一生”


(上接第一版)

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的百废待兴,许多从外地归来的新县人居无定所。付春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三个女同志自力更生,自己拉砖、运货,孩子都带到工地上,终于将红旗居委会的三间办公室盖起来了。”付春仙感慨道。

安家了,还得乐业,付春仙又忙着张罗,帮助居民选业态、跑政策、找支持。一批小旅店、早餐店、小商店纷纷开办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想让群众真正致富,还是得发展集体经济。”付春仙回忆道,我们带领着群众搞经济,做好材料对接、销售渠道、人员分工等工作,分管着餐馆、石灰窑、豆腐厂、雨伞厂四种业态,真是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和大家一起做工,晚上回到居委会开会,研究接下来的工作。”每天忙到深夜已成常态,但最让付春仙骄傲的是,她牵头建设的新县首家国营豆腐厂、雨伞厂,效益很好,当时辖区1000多名群众真的富起来了。

亮眼的成绩单,让付春仙成了十里八乡的“红人”,过去质疑女同志能力的声音都烟消云散。付春仙笑呵呵地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带领群众富起来。”

“为人民服务,帮助群众致富。”采访中,付春仙反复念叨。这句话,已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深植于一名共产党员的灵魂深处,成为她毕生坚守的行动指南。

“要多做好事,能帮助别人的尽量帮。”付春仙时常叮嘱家人。“她带头,我们跟着做,上行下效嘛。”她的大儿媳代华也是周边群众公认的“好大姐”,之前邻居家里出车祸,她不计回报地照顾邻居家的孩子一个多月。

采访结束时,和老人拥抱告别,她饱含深情地说:“是党给了我力量,是党照亮了我的一生。”

五十载春秋,半世纪峥嵘。历经五次搬迁,如今的红旗居委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处在县城中心,更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商贸和人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社区。

“她一直是我的榜样。”新县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丹坚定地说,“付春仙奶奶一心为民,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在极其艰苦的时期,想尽办法创造条件为群众服务,为社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我必须接力奔跑、勇往直前。”

眺望大别山,“传承”若星芒。越来越多的“付春仙”们,扎根老区、践行使命,用赤忱之心演绎着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传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