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那抹“红”温暖回家路


□本报记者 马迎春 文/图

“叔叔,我帮您拿行李!”“阿姨,取票可以通过自助机,我帮您操作!”1月14日是2025年春运首日,一大早,大学生志愿者杨永靖就来到信阳东站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在洛阳上大学,今年读大三,这是我第4年参加信阳东站‘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行动。能利用寒假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很开心!”正帮乘客拉行李箱的杨永靖告诉记者,而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您好,这里有开水吗?”“有的!来,我帮您倒。”在信阳东站志愿服务站,信阳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孙发萍忙得不亦乐乎。这里不仅提供开水,还提供充电器、紧急药箱等用品。

和杨永靖、孙发萍一样早早来到这里的还有50余名志愿者,进站口、出站口、售票厅、候车室等多个地方都有“小红帽”们忙碌的身影。

人群中有个小小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孩子叫QQ,今年7岁。他刚放寒假,我想带他体验志愿者叔叔阿姨的工作。他很感兴趣,向其他志愿者学习,主动参与其中。”QQ的爸爸杨先生说。

“这些志愿者太贴心了,为他们点赞!他们的暖心服务,让我这个外地人感受到了信阳这座城市的温度!”来自广西的乘客翟女士感慨道。

“‘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开展10年了。10年来,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持续扩大,从以前的2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700多人,共计服务乘客300万人次。”信阳公益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马军向记者介绍。

记者获悉,2015年,我市开启志愿服务春运“温暖回家路”活动。除了信阳东站、信阳火车站、信运汽车站、弘运汽车站外,各县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运输场所也普遍开展了“温暖回家路”活动。这些寒风中不断忙碌着的“红马甲”正演绎着一个个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