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交通向“兴”


□本报记者 李宇

从明港机场起飞,或奔赴东南沿海,领略海滨之城的独特魅力, 或飞往西北地区,感悟古都西安的厚重历史;从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启程,通江达海,千帆竞发,“黄金水道”让老区驶入发展快车道;从信阳环大别山高速公路出发,跃过山峦、跨越河湖,沿路皆是风景,串联起老区交旅融合新画卷……“致富路”“幸福路”,最终都交会在老区振兴之路上。

2024年,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面向交通现代化,面向新发展格局,面向长三角、大湾区,持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服务重大战略实施,着力交旅文创出彩增活力,全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速交通运输转型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奋力当好现代化信阳建设的开路先锋。

2024年12月31日,信阳环大别山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5公里,新增南湾湖、将军县、金刚台等5个开放式服务区和2个停车区、21个出入口,极大地方便了老区人民的出行。

此次通车的明港至鸡公山段、鸡公山至商城段、信阳至随州段、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商城至豫鄂界段一期等4条环大别山高速公路将信阳大别山区的山水田林湖草茶串连成景,把南湾湖、鸡公山、汤泉池等42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与沿途的美丽乡村、露营基地、民宿小院等串珠成链,必将有力促进信阳茶旅、文旅、红旅和交旅深度融合发展,对协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富,先修路;老区要振兴,交通必先行。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勇当开路先锋,着力交旅文创出彩增活力,先后建成通车8条高速公路,总投资537亿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52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的1/10,形成了‘五纵三横一环’的高速路网,为老区振兴崛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回望交通发展历程,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献富表示。

徜徉在大别山水间,品一杯毛尖,记住一份乡愁,向南望去,憧憬一片繁华。行走在香港街区,冲一杯咖啡,感受一种风情,向北看去,向往一片乡土。

跨越山海,高速直达,信港直通。1月5日起,信阳至香港的高铁将正式开通,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协同合作、增进两地人民情感,为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注入新动能。

一路南下,从北国到南国,从豫南到南粤,从淮河到香江,6个小时的高铁路程,拉近的不仅仅是信阳到香港的空间距离,更是加快推动老区信阳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行进步伐,为未来城市交流、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开启“高速”模式。

交通是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的开路先锋。2024年10月,我市印发《信阳市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实施方案(2024—2026年)》,到2026年,信阳市综合交通枢纽集聚辐射作用显著增强,综合交通枢纽港站及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客运服务品质和货运组织效率有效提升,枢纽与产业融合得到强化,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有力支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投资9.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13.8%,新改建农村公路734.4公里、占年度目标的122.4%,提前圆满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让沿线农村群众加快奔赴美好幸福生活;内河航运全面有序推进,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黄金水道”打造换道领跑新格局;明港机场新增“杭州⇌信阳⇌成都”“西安⇌信阳⇌厦门”“天津⇌信阳⇌深圳”等航线,“空中长廊”连接天南地北;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步伐加快,“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齐头并进,承东启西、联南贯北“进圈入群”通道加速形成……老区交通运输建设一路向“兴”,交通区位优势向着枢纽经济优势加快转变,未来可期,美好无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