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政府担责任 纾解融资难


商城县创新“批量担保+”助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讯(洪晓燕 雷燕杰)近日,商城县野菊花种植大户谢先生通过县级担保公司提供的政策担保,仅用一天时间,就获批了120万元贷款,解决了大规模收购菊花所需资金的难题。

谢先生的解困得益于该县推出的“批量担保+”业务。该模式聚焦小微企业融资堵点,明确合作银行、支持方向、操作流程、风险比例,政府主导搭建政策保障框架,创新担保机制,由担保公司与银行共同分担风险,县级担保公司联合省级再担保机构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进一步降低县级担保机构风险。

在担保机制的支持下,银行贷款审批效率大幅提高,由原来7—10天缩短至1天内完成,提升了放款积极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银行执行下限利率、上限额度,担保费率从1%降至0.3%,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融资难始终是企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商城县特色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许多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融资能力受限。该县积极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推出“批量担保+”业务,围绕优质稻米、高山茶、油茶、商城炖菜、野菊花、丝瓜络等六大特色产业进行精准支持,将担保资源向急需资金却无抵押物的产业种植户和小微企业倾斜。

推行“批量担保+”,政府“担”起责任,银行“贷”出效率,企业得资金“活水”,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已为65家企业担保融资1.02亿元,为8家商城炖菜体验店担保融资890万元,为74户特色产业种植大户担保融资2900多万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