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基层人大代表来源于群众,也紧密联系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我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不论是做本职工作还是履行代表职责,都时刻牢记不负人民重托,用心守护群众的幸福。
倾听群众心声,办好惠民实事
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看在眼里。我首先从走进选区,走访党员群众、问需问计于民开始破题。
京深社区共有38个小区、122栋居民自建房,常住人口5326人,是湖东街道管理难度最大、流动人口最多的社区。为了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我每天带着笔和本逐户走访,用了3个月的时间,走访完153个单元、2360户。党员群众开始慢慢接纳我、认可我,会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
广电胡同支巷的居民反映巷子里常年没有路灯,希望安装路灯,保障夜间出行的安全;锦绣佳苑的居民希望打造一个邻里活动场所,方便小区老人孩子活动;“率先烟酒店”的老板反映疫情后经济下行,生活、经营困难;退休教师反映想开设老年大学,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京顺小区的居民反映小区没有充电桩,飞线充电有安全隐患;区政府家属院退休干部反映年纪大了,孩子不在身边,买菜做饭成了大难事……
我将收集到的一条又一条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并通过社区实事项目,争取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增项,在广电胡同支巷安装了7盏路灯;联系开发商在锦绣佳苑小区打造了500平方米的“邻里时光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支部联支部,党员包商户”“商圈集市”活动,让商户得实惠,让居民得便利;联系辖区的能人、文人、达人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组建了合唱团、诵读班、模特队等多支文艺队伍;联系铁搭公司为辖区4个小区免费安装了充电桩;链接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安全健康实惠的配餐服务……满足群众合理化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助力基层治理,积极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就是要为群众代言发声,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并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实事求是地反映上去。我认为,这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功,也是必修课。
老旧小区改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2022年,辖区7个小区陆续开工改造,通过实地查看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场、走访问询群众意见,我提出了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监督和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的建议。此条建议得到市住建局的高度重视,从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到推进成立小区物管会,均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
人口稠密的行政路和五星街交叉口小区内有一片空地,十几年来都是杂草丛生、蚊蝇遍飞。结合学校周边没有家长接送孩子等待区域、辖区没有公共运动娱乐阵地的实际,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闲置地变成口袋公园。通过召开征求居民意见会,我了解到居民对小区内部环境、基础设施不满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积极向街道党工委汇报、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资金及政策支持,实施了楼顶防水、安装充电桩、改善小区绿化等。历时一年半,杂草丛生的荒地碟变为精致的口袋公园,不仅缓解了五星街、行政路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压力,更变成了群众拍照打卡、消遣娱乐的好去处。
2022年,大众汇海小区物业突然撤离,垃圾如山,群众不满。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论证,我提出了生活服务公司管理模式的建议,社区负责监管,公司负责小区卫生、安全和零星维修等,在为小区提供更高品质服务的同时,居民缴纳的生活服务费比之前的物业费一年还减少100元钱。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已推广至8个小区,小区改、管、治一体化推进,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牢记代表使命,心系百姓冷暖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人民群众生活得好不好,是人大代表应该时刻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家庭是我格外关注的群体。我积极整合“双报到”、“支部联支部”党员、热心居民等力量,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常态化开展送温暖送关怀活动。针对困难儿童,社区联合驻区单位组建了“京深妈妈帮”,一对一组队关爱。辖区儿童刘梓萱母亲早逝、父亲重病卧床,一家人仅靠65岁奶奶的低保金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自她2岁开始,“京深妈妈帮”连续7年为其提供物资帮助和爱心陪伴。小姑娘在新年贺卡里写道:“虽然我的妈妈不在了,但我还有审计局的孙妈妈、检察院的刘妈妈、社区的李妈妈,我感觉很幸福!”
辖区双职工家庭多,一到寒暑假,孩子没人带就成了他们的心头难,为此,我们招募志愿者,开办爱心托管班,针对职工子女、商户子女及辖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提供“托—管—教”三位一体的公益服务项目。托管班设置了课业辅导、益智游戏、文化拓展、综合实践四大功能板块,提供全公益高质量的校外服务,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退伍军人朱文良因优抚问题信访多年,我主动联系保洁公司为他争取工作岗位,让他有份稳定的收入,如今他还自愿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类似的小事,基层社区几乎天天有,唯有牢记代表使命,尽心履行岗位职责,“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群众的需求有着落、民声有回声,用心、用情、用力传递可感、可知、可及的幸福体验,方能赢得群众认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社区的人大代表,我将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以“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为代表准则,坚定踏出为民服务的履职之路,用心书写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履职答卷。
(作者系信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浉河区湖东街道京深社区党支部书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