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反映了公众对博物馆高质量服务和多元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在人们热衷走进博物馆的同时,多地博物馆建立“流动博物馆”,把“历史”和“文化”搬出博物馆,将文物展览办到老百姓家门口。
四川博物院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每年行程几万公里,由16名工作人员兼职组成的队伍将展览内容带到偏远地区及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与毗邻的香港、澳门等文博单位合作交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博物馆”品牌;云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走进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实验学校,让孩子们感受到云南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从而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在全国多地,“流动博物馆”广受好评。
“流动博物馆”,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播与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物理空间的限制,将文化的种子播撒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激发公众对历史文化、自然科学及艺术等多领域知识的兴趣与探索欲,不但灵活度和辐射度高、综合成本低,还能有效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笔者认为,从“物的博物馆”到“人的博物馆”,历史文物应从收藏、研究转变为公共教育、公众服务。“流动博物馆”在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等方面要发挥一定作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放眼数字未来,“流动博物馆”将构建起更大区域,甚至国际性的文博资源平台,要进一步发挥历史文物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妨“放下身段”,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以社区、乡村群众文化基础为挖掘点,从打造贴近百姓生活的展览做起,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历史文化触手可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